幾米的一本漫畫書「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看得孩子們拍手稱快!細品不無道理,嬰幼兒時期是培養良好飲食習慣的開始,父母及養護人的一些做法會導致孩子形成不良的飲食習慣:拒食、挑食、偏食等。
例如,在添加新食物的時,沒有事先做功課對食物進行引導推介,使孩子因感覺陌生恐懼而拒食;還有的家長按照自己的好惡挑選食物,
經常做、很少做或根本不做某些食物,導致孩子偏食、挑食。
追求完美的父母們經常視孩子特殊的食物嗜好和飲食行為為非常困擾的喂養問題。其實,兒童期的偏食/挑食、對新添加食物的恐懼及所遇到的其他喂養困難是兒童生長發育的一部分。
如果對其能防患於未然,父母和孩子都會從中受益。
怎樣防治喂養問題?有沒有比較「人性化」讓孩子較易接受的防治攻略呢?
且看具體攻略:
1、進餐的時間地點
固定進餐的時間和地點,進餐氛圍安靜、溫馨,有助於孩子愉快地進入狀態,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
2、餐前準備
餐前五分鐘讓孩子安靜下來,洗手(有助於預防食源性疾病),準備就餐,有助於順利進餐。
因為當孩子情緒激動、疲倦或焦慮時,是很難讓其立即好好進餐的。
3、引入新食物
不要突然強迫孩子食用新食物,以免其產生恐懼逆反心理。可以先讓孩子觀看新食物的完整外觀,向其念叨食物的味道、口感和健康價值,以增加其對新食物的預期、興趣和喜好。
在孩子食用、喜歡新添加的食物前,根據具體情況,也許需要做多次、多種嘗試。
4、共同進餐
全家人共同進餐的時光非常寶貴,融洽的氣氛具有感染力,周圍人吃得津津有味和對飯菜的交口稱讚,會使孩子產生和增加食慾。
5、放權
鼓勵幼兒自己進食,可鍛鍊其手眼協調能力和精細動作,培養其自信、自主和勤勞的習慣。進食量由兒童自己決定,不追逐喂養也不強迫進食,
以免引發孩子逆反、牴觸或厭惡情緒。
6、拒食
如果孩子拒食某種食品,每餐這類食物可多提供幾種,以便孩子有選擇自己喜愛食物的餘地。
設立規矩且不用擔心孩子不吃所提供的食物。還可以將孩子喜歡和不喜歡的食物混搭,做餃子、包子、沙拉等,開始可少放孩子不喜歡的食物,然後逐漸增加其占比份額。
7、偏食
如果孩子偏食的種食物有益健康,無需限制但亦不鼓勵,隨其吃。同時每餐為其提供其他食物。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孩子會喜歡食用其他食物。
因為禁忌會增加誘惑;對於偏食不用過分擔心,
因為偏食很少會持續很長時間,以致對孩子造成傷害的。
8、挑食
如果孩子只吃某幾種食物,不要急於強迫孩子吃其他食物,但對其挑食的不良習慣要給予關注。要言傳身教地強化其不愛吃的那些食物的重要性,提供多樣化的食物,鼓勵其品嘗,最終孩子會食用其他食物的。
9、邊吃邊玩
如果孩子執意不好好進餐,離開餐桌玩耍直至進餐結束才回來,把飯菜撤掉,不給其任何食物,直至加餐或下一餐,其間不給其零食,讓孩子明白進餐的規矩,以及不好好吃飯是會餓的。
10、電視控
關閉電視。進餐時看電視會分散注意力,影響對食物的攝入、消化和吸收,並防礙家庭成員的餐桌話題交流(一個家庭往往只有在進餐的時候才能聚在一起,餐桌交流話題儘量與食物營養相關,家庭成員提供的食物信息要積極、一致,這有助於孩子進食並避免因食物引起爭論)。
當然,偶爾一餐,全家人邊看電視娛樂,邊吃飯還是允許的。
11、放鬆心情、不教條
允許孩子偶爾一餐不吃或挑食。孩子的食量不穩定,當其一頓飯不吃或不吃盤中的蔬菜時無需過分擔心,過兩天他可能會多吃一些,找補回來。
總之,做個明智的守門人。積極為孩子提供您想讓其食用的各種有營養的食物。同時以身作則,進食各種各樣的健康食物。
喂養孩子不要教條主義,允許孩子在您提供的同類健康食物中做出自己的選擇,相信孩子稟賦的飢、飽感,當其偶爾一餐不吃時不用過分擔心,把注意力集中在關鍵的問題上。
由於孩子經常會把餐桌作為展示其獨立個性的舞台。因此有的時候進餐過程比食物本身似乎更重要,是孩子感知世界的一個重要途徑。
此外,積極地鍛鍊可增強體質、促進食慾、有助於防治喂養困難,使孩子建立良好的感覺和自信——跳繩,投球,騎自行車、散步、堆雪人,對所有家庭成員都是健康,便利和有趣的活動。
因此不要做旁觀者,積極地參與和行動起來,為孩子樹立好的飲食榜樣和運動榜樣,共同享受積極的人生!
作者:談藏文,正高職稱,首都兒科研究所兒童早期綜合發展研究室,有20多年的兒童營養研究經驗,專業特長為兒童維生素A和兒童血鉛研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12803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