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僅被寶寶的睡眠問題困擾,也被自己或家人的睡眠問題困擾。我們的人生的1/3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讓我們的身體和大腦得以放鬆休息,讓我們有更充沛的精力迎接明天的生活。
可是那些被睡眠問題困擾的人,他們可不是只有1/3的人生是痛苦不堪的,因為缺乏有品質的睡眠,他們另外的2/3的生命也因此毫無品質可言。
當我們在球場上酣暢淋漓幾個小時後,我們的身體開始極度渴望睡眠;當我們思考新的項目整整一天後,我們的大腦開始表示顯著的睡眠需求。是不是每一天我們都有充足的睡眠需求呢?當然不是,有時候我們在家力懶散的窩了兩三天之後,你發現無論是身體還是大腦似乎都不太需要睡眠。孩子也是一樣,特別是那些運動不足的孩子他們的睡眠需求常常是不足的。
睡個覺還需要能力?誰不是天生就會睡覺?睡覺還真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這是一個從胎兒期開始發展,到1歲時基本形成的能力。也就是說,你會不會睡一歲時基本就確定了。當然,如果你錯過了那異常重要的20個月,也還有補救機會,但是年齡越大學習這項能力的阻礙越大。
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解決幾乎所有的睡眠問題?還真有這麼一把金鑰匙,幾乎可以開啟所有的睡眠問題之門。今天我就詳細闡述下「什麼是睡眠能力」,這將幫助您更加深入地了解嬰幼兒睡眠能力與嬰幼兒發展之間的關係。
嬰幼兒發展王榮輝:就是嬰幼兒克服外界感官信息干擾、放鬆身體、自行進入睡眠狀態的能力,以及在睡眠過程中處理各種感官信息干擾、非大腦控制的肌肉活動和身體活動而不完全清醒、繼續睡眠的能力。
感官信息處理能力:主要包括觸覺、聽覺、視覺、內耳前庭等感官發展,這些感官對白天、入睡時、睡眠中的聲音、光線、味道、溫度、濕度、空間等信息的處理能力。其中有關身體重心和身體平衡對睡眠的重要影響,是我根據神經生理學、嬰幼兒睡眠、以及大量實踐案例總結的,其對於從根本上改善入睡難、易醒、早醒等常見睡眠問題效果十分顯著。
肌肉控制能力:主要包括肌張力對嬰幼兒睡眠的影響,我學習神經生理學將近6年,眾多的諮詢案例讓我關注肌張力對嬰兒睡眠的影響。從2014年開始在我的微信和課堂科普這一理念,您可以回復「夜醒」查閱有關肌張力對夜醒的影響。
身體控制能力:身體控制能力受原始反射和肌肉、關節等發育的影響,嬰幼兒在各個階段都會因為身體控制能力不足而影響睡眠。新生兒需要抱睡、仰睡易醒、半夜趴過去就練習抬頭、翻不過來就醒等,都和身體控制能力有關。這一觀點也是綜合了睡眠專家、腦神經專家、原始反射專家等的觀點歸納提煉的,由教研室首先在國內使用和傳播。
自我安撫能力:安撫分為被動安撫和自我安撫。國內的多個有關睡眠的書籍均有提及安撫,Karp博士的《新生兒安撫法》詳盡的介紹了目前使用率最高的5 S安撫法(包括襁褓法、噓聲法、側臥法、吮吸法、搖晃法)。目前國內只有3名認證顧問可以在中國進行該安撫法的授課,其中兩位是教研室的老師。
嬰兒自我安撫能力是其自行入睡的重要基礎。特別提醒父母不要過度哄睡、過度接覺,以免阻礙嬰兒自我安撫能力的發展。嬰兒自我安撫能力的發展分為0-3個月、4-8個月、9-12個月三個階段,在這3個階段中寶寶將從主要依靠看護人安撫哄睡到學習自我安撫,最後到完全自我安撫入睡。也就是說1歲的寶寶基本都可以自行入睡了,你家寶寶的安撫能力發展跟上了嗎?
此外,過去3年在研究原始反射和反射對嬰幼兒的感官和身體控制的影響時,發現他們也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寶寶的睡眠能力。
目前有關這方面的中文資料很少, 各種不同的原始反射和反射在不同階段、不同方面都對應著寶寶的睡眠能力發展。如剛出生的寶寶在睡眠過程中總是一驚一乍、或受到突然刺激會驚醒,這就是驚嚇反射導致的。此外,4-6個月、 8-10個月時,寶寶的睡眠也深受原始反射和反射的干擾。那些原始反射沒有很好的抑制的孩子,原始反射對睡眠的影響可能是終生的。如
驚嚇反射一般在嬰兒2-3個月時消退,那些驚嚇反射沒有完全消退的嬰兒則會繼續受到該反射的影響,包括睡眠和情緒等。有關驚嚇反射對睡眠的影響,大家可以回復「一驚一乍」查閱前面發表的《寶寶睡覺時一驚一乍怎麼辦?》。由於原始反射的評估非常專業,因此目前只在面對面的「嬰幼兒生長發育評估」時才可以進行。
備註:嬰幼兒發展王榮輝教研室會繼續專注於嬰幼兒發展研究,包括原始反射與反射、感官發展、運動發展等,主要課題包括嬰幼兒護理、睡眠能力、進食能力、如廁引導、語言能力、專注力、安全感、情緒管理等。
— END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12792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