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要妥協:拒絕讓老人插手你的教育!

rupert| 2016-06-11| 檢舉

本文原創歡迎個人分享轉發,媒體轉載請參考文章末尾格式。

文丨鴿子醫生

微信號:【問及說】

三歲的兒子,吃晚飯前說要吃餅乾。當你正準備要好好跟孩子說「為什麼吃飯前不可以吃零食」的道理時,孩子卻不死心地纏著你。只要父母有足夠的耐心,孩子是很願意遵守規矩的。就在你說的口乾舌燥、千鈞一髮快要成功之際,家中長輩,已經快手快腳、神不知鬼不覺地拿了一包東西過來,冷不丁的塞給孫子,說:「孩子餓了就給他吃嘛,吃一包餅乾不會怎樣的。」

這樣類似的場景,可能是好好培養孩子的媽媽們,最苦惱的------其他人開始插手我對孩子的教養了。其實都是芝麻綠豆大的事,在引導孩子規矩的時候,就是不能放棄任何小事,因為大錯大多是小錯積累導致的。孩子聽不進爸爸媽媽說的規矩,嚎啕大哭,接下來的戲碼當然就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疼愛孫子的長輩出來「搶人」了。

將孩子帶離現場,是我遇上這種狀況時,使用的方法之一。

我口氣嚴肅地說:「XX,進房間。」我不是因為孩子做錯事而要將她關在房間,同時我也會跟著孩子進去。其中最初兩歲的時候,兒子不肯,我夾著他,拖進了房間,在這麼多人面前,即使他只有兩歲,也非常糗,他會覺得傷到自尊心。其實,明事理的媽媽不應該有此舉動。但是,毫無選擇的餘地,因為我知道,不馬上採取行動,一旦孩子被長輩「保護」,請問:「對孩子的溝通教養如何繼續?」

請宣誓父母教養孩子的主動權,當時決斷的動作,其實昭告了兩件事:

1、媽媽對小孩子的後期成長教育,沒有妥協餘地。--

2、媽媽對小孩子的後期成長教育負有責任,沒有被人插手的餘地。

很多孩子都非常聰明,如果因為情面,讓別人插手了一次,孩子將馬上學會「鑽漏洞」。要讓孩子明白,只要遇上「進房間」的情況,不管當下有那個「權威人士」在場,讓孩子明白:「誰也救不了我。」

進來房間之後,該怎麼辦?先等孩子哭完,不論多久,反正等你不哭了,或者快要哭完了,才準備開始說道理。因為孩子在大哭大鬧的時候,對父母的安慰是不領情的。所以,要捕捉安慰孩子的時間,雙方才能一拍即合:等孩子哭聲結束,展開雙臂給孩子一個擁抱,讓他感覺的你溫暖和關愛,上演「圓滿大結局」的戲碼,然後,才能上演重頭戲「說道理」。

或許,第一次,關了門和孩子溝通規矩時,長輩會心疼孫子直接開門「救孫子」,我通常用堅定的態度請老人家理解並支持。直接隨手把門鎖上。或者解救孫子心迫切,老人家猛敲門,意思:「不要虐待我的寶貝乖孫子,你這媽媽太狠心。」

如果妥協,父母教養孩子怎麼持續?不了了之,還是其他的結局?開了先例,孩子就明白下次犯錯同樣可以搬救兵。如果不想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睜隻眼閉隻眼,越弄越複雜。沒錯,媽媽必須立場堅定。現在有太多父母,在該堅持的時候不堅持,才有寵壞孩子幾率。

如果夫妻雙方教育孩子意見不合,怎麼辦?需要雙方坐下來好好討論。有時候出意見的一方,通常對孩子的了解相對於另一方少,容易形成「出一張嘴」的對立面,把孩子的教育想得太容易,其中常和孩子溝通的一方,設身處地的分享,就會讓另一方明白「關於孩子的教育,有時候會被逼瘋的」。

還好,我先生非常支持我行使媽媽的權利和義務;孩子越大,媽媽需要傾聽孩子的問題也越複雜,沒有受過「長年累月」訓練的人,是無法勝任這項工作的。可是總有一天,我可能也聽不懂的語言。不過,沒有關係,那就是放手讓孩子自己飛的時候了。

――正文完――

鴿子醫生:一名兒科大夫,諮詢孕期,育兒,飲食,疾病和更多小兒疾病護理問題,加微信【問及說】留言。 微博@鴿子醫生 微信號:air863

作品版權歸屬鴿子醫生,轉載格式如下:

轉自微信公眾平台【問及說】 【微信帳號:air863】

不按格式轉載,直接舉報,追究法律責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12358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