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新手媽媽,對於照顧寶寶無異於就是一個小學生,一切都要從頭學起。寶寶都是媽媽的心頭肉,他們太小,又那麼嬌嫩,稍稍出現一點問題就讓人提心弔膽,備受驚嚇了,如果寶寶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寶媽們不要著急,這些不是疾病,都是新生寶寶特有的生理現象。
一、新生兒溢奶
這是新生兒常見的一種現象,就好像是寶寶吃多了,有時順著嘴角往外流奶,或有時一打嗝就吐奶,這些一般都屬生理性的反映。這與新生兒的消化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及其解剖特點有關。正常成人的胃都是斜立著的,並且賁門肌肉與幽門肌肉一樣發達。而新生兒的胃容積小,胃呈水平位,幽門肌肉發達,關閉緊,賁門肌肉不發達,關閉松,這樣,當新生兒吃得過飽或吞咽的空氣較多時就容易發生溢乳,它對新生兒的成長並無影響。
處理方法:只要每次喂完奶後,豎抱起新生兒輕拍後背,即可把咽下的空氣排出來,且睡覺時應儘量採取頭稍高右側臥位,便會克服溢乳的發生。更重要的是側臥位,可預防奶汁誤吸入呼吸道並由此引起的窒息。為了防止寶寶頭臉睡歪,應採取這次奶後右側臥位,下次奶後左側臥位,這樣要比仰臥位好,且可避免誤吸奶汁入到呼吸道的危險發生。若發生嗆奶,應立即採取頭俯側身位,並輕拍背,將吸入的奶汁拍出。
二、新生兒脫皮現象
寶寶在出生兩周之後,會出現生理性的脫皮現象,讓寶寶的皮膚變得糟糕起來,這是因為胎兒在母體中時生存在羊水中,水分比較多,離開母體後,一方面失去一些水分,一方面自身在生長,新陳代謝比較快,而且原來的皮膚已經"老化",所以,就會脫皮.請不要去撕掉,讓皮膚自身脫落,每天給寶寶洗澡時,輕輕擦拭就可以,不要用力擦拭.
三、新生兒脫髮現象
寶寶在生後數周后,可能會出現胎毛脫落,經數月後復原,這屬於正常現象,叫生理性脫髮。嬰兒也可因頭部不斷摩擦而引起脫髮,寶寶在睡覺時僅僅是由於頭部重量產生的壓力,就可以使寶寶的枕部產生大片的脫髮區,這是由於新生兒毛髮的髮根還未能很牢固地附著於皮膚內,因而儘管摩擦並不頻繁,也會引起毛髮的鬆動脫落。 如果是超過了3個月的嬰兒脫髮,可能有病理性的可能:以佝僂病(缺鈣)多見,佝僂病除了掉頭髮以外常伴有其他症狀,如愛哭鬧、睡覺易驚醒、多汗等。由於枕部受汗液刺激,嬰兒經常在睡覺時搖頭與枕頭摩擦,結果造成枕部頭髮稀疏、脫落,形成典型的枕部環狀脫髮,醫學上稱之為「枕禿」,是嬰兒佝僂病的早期表現。 三個月寶寶掉頭髮一般屬於生理性脫髮,不用太擔心。不過寶寶出生後生長發育非常快,容易出現鈣缺乏,為了預防發生,從出生15天就要滴魚肝油,4個月開始補鈣,一直補到2歲左右。
四、寶寶乳房增大、乳 頭凹陷現象
無論男寶寶還是女寶寶,在出生3—5天內都會出現乳腺腫痛的生理現象,新生寶寶的乳房增大,是胎兒期母體雌激素影響的結果,大概2—3周就會自行消退。寶寶如果乳房腫大,家長千萬不要擠壓,一旦擠壓不當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後果。
五、寶寶出現抖動
新生寶寶由於神經發育尚未完善,在外界的稍許刺激下就會出現一些特殊的反應,因此寶寶常常會出現下頜和肢體抖動的現象,有的媽媽甚至認為這是寶寶抽風了呢?當寶寶受到一些外界刺激時,會全身抖動、四肢展開、做擁抱狀。
這些現象在新出生寶寶身上都會見到,寶媽們不要驚慌,等寶寶大一些這些現象都會消失,另外除了這些正常生理現象,寶寶還會出現紅屁股或是濕疹等問題,對於這些嬰幼兒易患疾病,推薦使用純草本無激素藥膏御惠堂止癢修復膏,用後可痊癒!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12002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