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外科常見疾病之一,你家孩子有沒有?

疝氣這個詞語,許多家長都聽說過,但是卻不一定了解疝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什麼是疝氣。

一般情況下,指人體內某個臟器或組織離開其正常解剖位置,通過先天或後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孔隙進入另一部位。腹外疝是小兒外科的常見疾病,是指腹腔內的臟器或組織連同腹膜壁層經腹壁薄弱點或孔隙向體表突出,形成以腹壁包塊為主要表現的外科疾病。常見的疝有腹股溝斜疝、腹股溝直疝、臍疝、切口疝、手術復發疝、白線疝、股疝。對於小兒來說幾乎都是腹股溝斜疝。需要注意的是,小兒腹外疝的疾病譜雖然和成人腹外疝類似,但其發生主要與先天發育異常有關,因而在實際臨床處理中,兒童的斜疝和成人的處理方法不同。

許多小孩有疝氣可能作為家長並不知道,「疝氣」會有怎樣的表現?

大多數的「疝氣」在2歲以內發病,有的甚至在出生後第1次啼哭時就發病。臨床工作中,如果6月齡以內的發現疝氣表現,尚有自行癒合可能超過了6個月,自行癒合的可能性極小。最初主要表現是腹股溝區可消失的包塊,當哭鬧或跑跳時,包塊可出現或明顯增大;安靜、平臥後包塊可縮小或完全消失。一般不妨礙活動,不影響小兒正常發育。當發生疝內容物嵌頓(卡住了),就會有疼痛不適。大年齡的孩子可自述有墜脹感。注意:一旦發生嵌頓,會影響嵌頓內容物的血供,如果卡住的是腸管,時間長了會導致腸管缺血壞死;對於女孩子來說,如果卡住的是卵巢,長時間缺血會導致卵巢壞死,後果相當嚴重。(相關圖片取自網絡)

一般對於疝氣,該如何進行治療比較好?

目前認為,手術是治療腹股溝疝的最好方法。隨著小兒年齡的不斷增長,疝塊逐漸增大,可發生嵌頓,影響睪丸(卵巢)發育,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從原則上講,腹股溝斜疝確診後均應早期手術治療為宜,因為隨時有嵌頓的可能,一旦嵌頓就會增加孩子的危險。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11665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