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媽五種情況透露健康信號!你知道嗎?

月經是每個女性朋友都要遇到的一種正常生理狀態,那麼你知道大姨媽狀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透露某些健康信號,是女性身體的晴雨表,最好能學著觀察,既能儘早發現問題,也能幫助醫生診斷病情。北京天倫醫院孕育專家就大姨媽的幾種情況來簡要談談。

一、痛經

痛經為最常見的婦科症狀之一,指行經前後或月經期出現下腹部疼痛、墜脹,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適,症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者。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痛經指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的痛經,占痛經90%以上;繼發性痛經指由盆腔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痛經。兩者對機體的影響和治療上存在明顯的差異。

1.原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的發生主要與月經時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關。PGF2α含量升高時造成痛經的主要原因。PGF2α含量高可引起子宮平滑肌過強收縮,血管痙攣,造成子宮缺血、乏氧。原發性痛經尚無根治的方法,除了調整心態、注意作息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原則,還能做的就是止痛。可以考慮諮詢醫生使用止痛藥,能有效緩解症狀。

2.繼發性痛經:是指月經來潮初期數年後逐漸出現的痛經,往往是由於一些體內臟器病變所致,常見原因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慢性盆腔炎、子宮畸形。如果覺得痛感異常強烈,應該儘快去醫院檢查。治療上也不是簡單地止痛,而是要治療原發病。

二、月經血顏色形態

月經期正常的血是暗紅色的,血中混有脫落的子宮內膜小啐片、宮頸粘液、陰 道上皮細胞,血不凝固,因此無血塊。若經血稀少、顏色較淡,可能是體內過雌激素水平過低的表現,可能導致陰 道乾燥、性慾降低、疲勞,同時還可能表現為經期過短、推遲。如果經血完全是凝血塊,顏色可能是鮮紅色,也可能是暗紅、偏黑,也不正常,可能另有出血的部位,應該儘快去婦科檢查,保證身體健康。

三、月經血量

正常的月經量約為 20~60 mL,經量過多或過少都可能是有健康問題。如果一個月經周期中出血少於 20 mL,就是月經過少,一個月經周期中出血超過 80 mL,就是月經過多。

①.經血過少: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的女性並沒有處在圍絕經期,可能是因為營養不良、壓力較大等導致了內分泌調節紊亂,但也有可能是自身免疫系統疾病。

②.經血過多:月經過多可能是子宮的病變、內分泌調節紊亂,甚至也可能是全身血液系統疾病。除了這些疾病本身的危害,長期失血過多還會引起貧血。

四、月經的周期

在一般情況下,女性的月經量及其周期是比較恆定的,如果出現了異常,就說明生殖系統有不正常的現象,這可能預示著身體的內分泌等方面出現了問題。所以,對於月經異常現象,女性朋友千萬不能忽視。

出血的第1日為月經周期的開始,兩次月經第一日的間隔時間稱一個月經周期。一般為21-35日,平均28日。每次月經持續時間稱經期,一般為2-8日。青春期的少女月經周期可能更長,月經的頻率也不是那麼規律。隨著年齡的增長,月經會變得越來越有規律,月經周期也會變短。但如果月經周期和持續時間過長或過短,就可能是有其他問題。體重急劇變化、壓力過大、大量飲酒以及某些藥物都可能導致月經不規律。偶爾一次兩次一般沒什麼問題,但如果長期如此,最好還是去醫院檢查。

五、閉經

閉經為常見的婦科症狀,表現為無月經或月經停止。根據既往有無月經來潮,分為原發性閉經和繼發性閉經。

1、 原發性閉經:原發性閉經是指年齡 > 13歲,第二性徵未發育;或者年齡 > 15歲,第二性徵已發育,月經還未來潮。 多為遺傳原因或先天性發育缺陷引起。約30%患者伴有生殖道異常。

2、繼發性閉經:繼發性閉經是指正常月經周期建立後,月經停止 6 個月以上,或按自身原有月經周期計算停止 3 個周期以上?發生率高於原發性閉經。病因複雜,根據控制正常月經周期的5個主要環節,以下丘腦性最為常見,依次為垂體、卵巢、子宮性及下生殖道發育異常閉經。

首先區分是原發性閉經抑或繼發性閉經。若為原發性閉經,首先檢查乳房及第二性徵,子宮的發育情況,在進行相對性的治療。

①.全身治療:占重要地位,包括積極治療全身性疾病,提高機體體質,供給足夠營養,保持標準體重。運動性閉經者應適當減少運動量。應激或精神因素所致閉經,應進行耐心的心裡治療,消除精神緊張和焦慮。腫瘤、多囊卵巢綜合徵等引起的閉經,應進行特異性治療。

②.激素治療:明確病變環節及病因後,給予相應激素治療以補充體內激素不足或拮抗其過多,達到治療目的。

最後,北京天倫醫院孕育專家提醒廣大女性朋友,大姨媽作為女性最熟悉的陌生人,出現問題一定要引起重視,尤其對於育齡女性危害甚大,有可能誘發其他疾病而導致不孕。因此,我們只有從日常生活中要學會觀察、記錄自己的月經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去醫院,才能更好地針對性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11343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