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看過來:寶寶這樣睡都不對!

均衡的營養和良好的睡眠是寶寶健康成長必不可少的兩項基礎,尤其是在嬰幼兒時期,寶寶的大部分時間幾乎都花在睡眠上,可見其重要性。而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會直接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和睡眠時間,因此媽媽們可要從小為寶貝們打造良好的睡眠習慣哦!以下這些可能影響寶寶睡眠的習慣媽媽請注意了:

含著奶嘴睡

有的寶寶睡覺時非得在嘴裡叼著奶瓶或安撫奶嘴才能入睡。可是這麼一來,寶寶醒後會習慣性的吮吸乳 頭或奶嘴頻繁的進食,這可能會讓他們的胃腸功能紊亂。其次,寶寶入睡後小嘴被奶嘴塞住,也會呼吸不暢,讓睡眠質量下降。更重要的是,咬著奶嘴會影響寶寶的牙床發育以及口腔衛生,造成齲齒和牙齒畸形。

環境太安靜

3~4個月的寶寶睡覺時會學習到「抗干擾」的能力,然而還是有約30%的敏感寶寶學不會「抗干擾」,一有「風吹草動」就難以入睡,或容易驚醒。所以,寶寶如果睡著了,家長不需要刻意創造絕對安靜的家庭環境,一些自然的「噪音」是可以有的,比如腳步聲、水龍頭流水聲等等,以此鍛鍊寶寶的抗干擾能力。

被子蓋太厚

冬季氣候寒冷,很多成人會加厚被褥或使用電熱毯,而家有小寶媽媽們更會特意準備厚厚的被子,生怕孩子受涼。可是太厚的被子往往過重,壓得寶寶喘不上氣兒,引起呼吸不暢。而且過高的溫度反而會讓寶寶煩躁不安,影響睡眠質量。

同時,如果寶寶從小就在過於溫暖的環境下入睡,也有可能降低對寒冷的抵抗力,如同溫室里的花朵一樣「弱不禁風」。

總唱搖籃曲

聽著媽媽輕柔動聽的搖籃曲,寶寶安然入睡是一幅多麼美妙的畫面,可是如果寶寶只有聽到搖籃曲才能睡著覺就有些不適宜了。在寶寶稍大一些之後,媽媽儘量讓寶寶更自然的入睡,而不是依靠人為的辦法幫助寶寶入睡。

白天睡的久

對於稍大一些的孩子來說,白天睡得太久會影響晚上的睡眠,如果晚上睡不好不僅讓家長夜不能寐,孩子的生長發育也會緩慢,注意力、記憶力、創造力、運動力都相對較差。另外,缺乏夜間的睡眠還會擾亂孩子的生長激素的正常分泌,使免疫系統受損,內分泌失調,代謝也會出現問題。

如果寶寶白天睡得太多,家長可以叫醒孩子,多喝寶寶玩一會兒,調整「黑白顛倒」的情況。

更換照看者

很多現代家庭由於父母工作繁忙,不得不經常更換照顧寶寶的難選。有時是媽媽,有時是奶奶,有時又會讓保姆紅孩子睡覺。但其實這種做法對不足半歲的孩子來說是非常不適宜的,因為他們往往把哄自己睡覺的人視作「親人」,很難在心理上對頻繁更換的角色迅速作出調整。因此晚上睡覺的時候最好固定媽媽或爸爸來哄寶寶睡覺。

父母睡得晚

對於孩子而言,睡得太晚從很大程度上來說是因為父母習慣晚睡造成的。據我國統計,中國0~2歲嬰幼兒每日睡眠時間比美國同齡孩子平均少1小時,首要原因之一就是孩子的父母普遍睡得較晚,而孩子們也由此受到影響,縮短了晚間睡眠時間,種種「行為性失眠」便因此發生,比如:到了睡覺時間仍不願上床;入睡時間一再拖延;長時間難以入睡等等。因此一個家庭一定要制定好規律而固定的作息時間,堅持不懈,養成習慣,父母以身作則才能讓孩子也學會按時按點的早睡早起。

不停晃寶寶

每當孩子哭鬧不止,很多媽媽會習慣使用一種經典的「哄娃辦法」:把寶寶抱在懷中或放入搖籃里搖晃。這種做法對孩子的健康十分有害,因為過分或猛烈的搖晃會讓嬰兒的大腦受到震動,輕者影響腦部生長,重則會讓寶寶的大腦與顱骨碰撞,甚至造成顱內出血,尤其對10個月內的孩子來說最為危險。

摟著寶寶睡

帶孩子睡覺是很多媽媽的做法,尤其是喜歡摟著孩子睡覺,媽媽們覺得這樣比較有安全感,方便照顧寶寶。可是,被摟著的寶寶呼吸不到足夠的新鮮空氣,反而會吸入媽媽呼出的廢氣,這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很不利,甚至發生窒息危險。此外,摟著孩子睡還會限制寶寶自由活動的空間,使寶寶難以伸展四肢,血液循環和生長發育都受到負面影響。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11180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