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未來富不富有,主要看父親

家裡很窮,本以為用盡一切方法窮養孩子,希望孩子有一天會有一番作為,可孩子卻不爭氣……

看到這裡,先不要咆哮,靜下心來,聽我講一個故事吧。

去年春節,我和老公一起回老家過年。大年初一,跟老公堂哥一家一起吃飯。堂哥一家在廣東做生意:伯父在廣東有一家電機廠,資產過億;而他的兒子,也就是堂哥,自己開一家地板廠,年賺幾百萬。

席間,問起伯父到底是怎麼走到今天的?伯父說:當年他只想逼兒子出人頭地,沒想到自己卻變成了富翁,令人唏噓……

八十年代初,伯父在縣城擺水果攤。因為家裡窮,他經常敲打兒子要努力掙錢,每天逼著兒子天還沒亮就起床,讓兒子跟他一起出攤,幫忙搬水果。七八歲的孩子本性貪玩,哪裡吃得了這個苦,每次兒子不是哭就是鬧,要不然就是直接撒腿跑開……

看到兒子害怕吃苦,伯父氣不打一處來,站在大街上對自己的兒子罵:你怎麼那麼不爭氣?像你那麼懶,貪生怕死,長大了窮死了活該!有一天早上,伯父再次對著兒子破口大罵時,8歲的兒子沒有直接跑開,而是站在街邊大聲跟父親對罵:你自己那麼拚命,還不是窮成這樣?就知道罵我,是誰窮死了活該?

那一刻,伯父手裡扛著一箱橘子,愣了半天。為了鍛鍊兒子,他幾乎不給兒子零花錢,每天讓兒子早早起床,逼他算數,逼他做體力活。他以為這樣的苦日子,能把兒子逼成第二個李嘉誠。

那一晚,伯父想了好久:是啊,自己都窮成這樣,有什麼資格說孩子窮死了活該呢?我那麼拚命的幹活,結果也就是過著剛好夠吃飯的生活。如果兒子也像我這樣,長大了還不是過著一樣的生活?怎麼會成為富翁呢?

幾天後,伯父把水果攤轉給了別人,自己開始專門做水果批發。這樣一來,掙得果然比賣水果的錢多多了。漸漸地,做批發的人多起來,伯父又想著轉行了。他進入了一家生產機器的公司,開始學習技術,技術這東西,別人偷不走的,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學得來。

伯父在學到全部的技術後,忽然覺得要是開一個廠,那掙得就更多了。他聯絡了幾個技術人員商量辦廠的事情,大夥都沒有這個膽,結果伯父一人找到投資人,挖走技術人員,在90年代初期的廣東,辦了自己的電機廠!

過了幾年,公司盈利了。那一年的純利潤讓伯父驚訝不已:他賣二十年水果都不掙不到那麼多錢!

終於,兒子開始對父親崇拜起來,說:爸爸,你好厲害,那麼有頭腦,又有膽量,我要像你一樣!這時,伯父才明白:做富翁誰都想,但是要動腦筋,講方法。不僅父母希望看到孩子出人頭地,孩子更喜歡看到父母做好榜樣,出人頭地。

後來,伯父基本不對兒子又打又罵了。他不僅做事拚命,還愛學習,報讀成人大學,去商學院進修。小學畢業的伯父,通過自己的努力,居然拿到了大學畢業證書!此外,伯父還經常參加戶外鍛鍊,一有機會,就跟一群老朋友開越野車去挑戰極限。

這個時候的伯父,早就不把重心放在兒子身上了。自己的生活過得津津有味、豐富多彩,像一個朝氣逢勃的年輕人一樣,不再動不動就生氣、咆哮,臉上的笑容多了,談吐得體,鏗鏘有力,簡直就是成功人士的代表!

這些改變,讓伯父自己都忍不住欣喜。從一個賣水果的小販,到資產過億的富翁。這簡直是一個傳奇故事、電影電視嘛!有當地的媒體專門報道過他,商業雜誌也報道過他。

更讓人欣喜的是,伯父發現兒子也慢慢地開始改變了:凡事喜歡動腦筋、想辦法,在沒拿老爹一分錢的情況下,從開一家建材店,到建材批發商,最後到自己開地板廠,這,完全是自己當初的發家路數啊!

原來,窮養兒子,不如窮養自己。

只有自己變得美好了,做好榜樣,孩子不用教,也會跟著你變得美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11163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