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那個」哭鬧「小鬼頭,也許是在」哭「——救命!

棋子傀儡| 2016-06-02| 檢舉

【不會說話的嬰兒,哭啼也許是救命的呼喊!】

孩子老是哭鬧個不停。此時,家長那是鬧心啊,那麼小的孩子打不得、罵不得,可煩的家長頭皮疼。這種煩惱不僅僅只針對家長,對醫生也是一種考驗。該如何與不會說話的寶寶進行溝通呢?寶寶為什麼會哭呢?其實,孩子哭鬧,肯定是有訴求,他又說不出來,只能用哭鬧來表示了!

小寶貝的哭鬧」上工表「

從相關數據上看,小嬰兒出生後兩周每天哭鬧的時間平均在一個小時,生後6周大約在1~4小時,生後12周會減少到1小時。

吃飽了嗎?

對於新出生的寶寶,媽媽常常經驗不足,不知道自己的奶量,也不知道每次孩子吃了多少母奶,經常發生喂奶後1~2小時即出現哭鬧,這種哭鬧往往由於母乳不充足,孩子飢餓所造成。對於4~6個月的孩子,奶量基本穩定,但開始添加輔食。如在添加新食物的當天或第二天,孩子出現明顯哭鬧,常常是由於孩子對新食物不耐受,家長再仔細檢查可能發現孩子肚子比較脹,有的甚至出現腹瀉或便秘,有的可能出現皮疹。如遇這種情況,家長應暫停這種新食物。

喝足了嗎?

如果是母乳喂養,可以不給孩子喝水。但有時天氣太熱,或室內溫度太高或濕度過低,孩子可能需要較多水分,所以有時孩子哭鬧可能是因為渴了。如果每次哭鬧都讓孩子喝奶,可能會造成喂養過度,表現為大便里有較多奶瓣,呈消化不良狀態大便,或大便次數或量增多。

拉撒乾淨了嗎?

孩子拉撒後常表現哭鬧,所以孩子一哭鬧,首先看看孩子有沒有拉撒,如果大便稀,要注意每次大便後抹點護臀霜,以防臀紅。換紙尿布時要注意孩子的衣褲有沒有濕,如有要及時更換。有的孩子小便前或小便後哭鬧,家長應該加以重視。小嬰兒的泌尿系感染症狀常比較隱匿,易被忽略,排尿前後哭鬧是其症狀之一。

睡夠了嗎?

孩子睏倦時易哭鬧,尤其是想睡覺而外界環境比較嘈雜吵鬧時孩子容易哭鬧,此時應在相對安靜的地方抱著孩子儘快哄孩子睡著。

穿對了嗎?

室內溫度過高,孩子穿著過多常引起孩子哭鬧。溫度高穿的多孩子容易出汗,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孩子也有可能出痱子。當孩子哭鬧時要注意觀察皮膚是否乾燥光滑,如發潮,則可能是穿的太多了。給孩子佩戴飾品要注意有無飾品纏繞擠壓皮膚,不建議給小嬰兒佩戴飾品。

會不會是腸絞痛?

有一種哭鬧需要家長了解,這就是腸絞痛。腸絞痛多發生在出生後2~3周,3~4周後發生明顯減少,病情常呈突然發生,嚴重哭鬧為主,可持續2~3小時,基本上都可以自行緩解。哭鬧一般在傍晚發生比較多見。這種持續的哭鬧常常使家長十分崩潰,由於原因不明,哭鬧嚴重,家長大都慌張就醫,有時一到醫院,孩子就什麼事情也沒有了。腸絞痛的原因目前並不是十分明確,有的學說認為是嬰兒腸道痙攣、腸內漲氣所造成,也有人為是患兒胃腸功能尚不健全導致,還有認為與腸道內常住菌群不足或胃食管返流有關,或可能與媽媽是否患有焦慮抑鬱症、媽媽吸菸、過早中斷母乳、輔食添加不當、過於頻繁就醫或過多實驗室檢查都有相關性。雖無器質性疾病,但寶寶哭鬧時間長且重,家長不好甄別,常需要到醫院由醫生判斷。

難道是腸套疊?

腸套疊高發年齡段在5個月至1歲半之間,5個月至8,9個月的孩子最多見。腸套疊的主要症狀為:腹痛、嘔吐、果醬樣大便。嬰兒不能訴說,其腹痛常表現為劇烈的哭鬧,煩躁不安,哭鬧短暫停歇後再次發生,不斷加重,隨後出現嘔吐、果醬樣大便。腸套疊患兒由於套疊情況不能自行緩解,所以哭鬧常呈持續性,或呈陣發性加劇的哭鬧。孩子常常哭的撕心裂肺,與普通家常哭鬧很不相同。在醫院,一旦懷疑是腸套疊,B超常可做快速而明確的診斷,診斷後可在超聲波的直視下以溫生理食鹽水灌腸,使腸套疊復原。

會是感染性疾病嗎?

此類疾病一般不僅只有哭鬧,還有發熱、咳嗽、流涕或嘔吐腹瀉等症狀。孩子哭鬧,大人心焦,先循著這個脈絡逐漸排除,大都還是能找到哭鬧的緣由的。如心理沒底,還是交給醫生判斷吧。

小編有話說:家裡有這麼個」愛哭「小鬼,家長應該喜憂參半。孩子哭,證明孩子有不舒適的地方,在提醒家長。所以,看過此文後,你家孩子再哭個不停,就不能再盲目的哄孩子或抱怨孩子煩,積極尋找哭鬧的原因,方為你該做的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1085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