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0-18歲的兒童提供高品質的疾病診斷,個性化治療以及保健服務※為孩子提供舒適沒有交叉感染的安全就診環境以及優越的就醫體驗服務※與孩子和家長建立一種長期的互相信任的關懷的醫患關係我們是一家有情懷的兒科診所,是您值得信賴的寶貝健康的守門人!
Your health,our promise! Wellem medical group
寶寶學會洗手,保持手衛生是預防疾病感染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有研究顯示:良好的手衛生能降低30%以上的疾病感染。正確洗手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最便捷、最經濟的方法。雖然洗手是大多數孩子都會做的事情,但是如何正確、科學地洗手,卻不是每個孩子都會的。正確洗手的好習慣應該從小就培養,為了有個寶寶有個棒棒的身體,寶媽要正確地教寶寶學會洗手哦~
六步洗手法:
我們先來學習一下正確洗手的方法,對寶寶來說,最科學的洗手方法可概括為六個字
▼濕、搓、沖、捧、甩、擦
濕: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搓:手心、手背、指縫相對搓揉20秒 掌心相對,手指併攏相互摩擦 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擦搓,交換進行 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摩擦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搓擦,交換進行 彎曲各手指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搓擦,交換進行 指尖併攏,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搓擦,交換進行 搓洗手腕,交換進行
沖:用清水把手沖洗乾淨
捧:用手捧清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再關閉水龍頭
甩:雙手五指自然下垂,在水池裡甩上三甩,防止手上的水滴在地上
擦:用乾淨的毛巾/紙巾擦乾或烘乾機烘乾
小提示:寶寶在洗小手手時,提醒孩子除了要將肉眼可見的污漬洗掉外,每次洗手需要雙手塗滿肥皂反覆搓揉,可以與孩子一起數到10以上(約10秒),然後再用流動水沖洗乾淨。如果懷疑接觸了感染源,需要反覆按照以上步驟徹底清洗。
寶寶做了這8件事後一定要洗手
在學會怎麼洗手之後,寶媽們還要教會寶寶們什麼時候一定要洗手,以下這8件事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寶媽們一定要做好監督提醒工作! 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如打噴嚏及咳嗽 觸摸過公共物品,例如電梯扶手、升降機按鈕及門柄後 在接觸眼、鼻及口前 進食及處理食物前 大小便後 接觸被污染的物品後 探訪醫院及飼養場前後 寶貝外出回家後及接觸動物或家禽
有時候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比如在旅途中,無法做到隨時用乾淨的水洗手,這時就只能使用濕紙巾、酒精擦手液等擦凈雙手。雖然擦手並不能徹底清潔手部,但在有限的條件下擦一下也比不擦要強,一旦到了有條件的地方,勿必提醒孩子馬上洗手!
洗手要注意的這些細節
最好別用洗手液兒科醫生表示,免洗消毒液擦拭手,可消滅很多粘在手上的病菌,但消毒劑顆粒會留在手上。現在不含消毒劑的洗滌產品越來越少。消毒劑使用後,會有部分消毒劑殘留於被洗滌物品上,比如玩具、碗筷、餐具等等。我們,包括孩子在內,會有慢性消毒劑食入的問題。消毒劑的慢性少量食入,可影響腸道菌群,繼之影響腸道健康。特別不要給「還在吃手的孩子」用免洗擦手液。
洗完手後怎樣關水龍頭?在打開水龍頭的時候,手上的髒東西已部分轉移到水龍頭開關上,洗完手如果直接用手關水,會造成再次污染。因此,在公共場所最好使用「感應式」或「按壓式」水龍頭。
如果必須用手關,可在洗手的同時用肥皂和水洗凈水龍頭開關。
水溫別太高兒科醫生提醒:人身體上有一層非常珍貴的皮脂膜,如果用熱水洗手,又再加上沐浴乳、洗手乳,就會把我們的皮脂慢慢帶走,很容易造成這種缺脂性皮膚炎。
寶寶皮膚嬌嫩,曾經有案例,6歲女童冬天用熱水和洗手乳洗手,每天10幾次,造成手的皮膚油脂嚴重流失,變成「缺脂性皮膚炎」,結果細嫩小手變的又老又皺。因此,寶寶洗手水溫不宜太高。
讓孩子們愛上洗手除了教會寶寶洗手的細節外,個別有點懶的寶寶卻不願意勤洗手,這時候,媽媽該怎麼辦呢?你洗手的時候,讓寶寶坐在一邊看著,讓他感覺到洗手是媽媽願意做的事情,而且聽到流水的聲音,他會被吸引,慢慢地湊過來。每天和孩子一起洗幾次手,讓孩子覺得洗手確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和寶寶一起玩洗手遊戲,讓寶寶抱著娃娃,然後你用水給娃娃洗手,告訴寶寶,洗完手之後,娃娃就會幹乾淨凈的,不會生病了。讓寶寶漸漸地喜歡上洗手。
把寶寶最喜歡的玩具或者食物擺在一邊,告訴寶寶,洗完手之後就可以去玩玩具,或者吃東西,為了得到自己的最愛,相信寶寶會乖乖就範的。讓孩子自己挑選喜歡的肥皂和毛巾,激發他使用它們的好奇心。
洗手時與孩子一起數數或唱歌,邊玩樂邊洗手,一舉兩得。
母嬰傳媒領導者
微信ID:mummyandbaby
媽咪寶貝傳媒,母嬰傳媒領導者,前沿專業權威。訂閱媽咪寶貝傳媒官方微信,與我們互動有趣的育兒生活方式,並獲取權威、專業的健康生活資訊。更多內容和精彩請關注媽咪寶貝傳媒官方微信平台~快將微信小夥伴裝入口袋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10695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