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媽們知道嗎,很多看似合理的育兒方法實際上都是些「陋習」,快跟涵媽一起來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經常親吻寶寶的嘴巴
家人對寶寶的喜愛之情Jo媽超級能理解,但是寶貝們的免疫系統和抵抗力都還有待完善,這樣的「親密接觸」很容易將大人身上的細菌傳給寶寶(如口腔中的微生菌就會通過這樣的途徑被傳到寶寶身上),導致寶寶生病或齲齒。那種把食物嚼碎或用大人的餐具給孩子喂飯的習慣也是同理。
涵媽支招:跟寶寶情感交流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比如給一個溫暖的擁抱,或者用親吻額頭、小手代替親吻嘴巴。
把屎把尿
無論寶寶是4個月,還是8個月,多大的寶寶都不需要把屎把尿。把尿時很少把握住寶寶要尿的時機,往往把尿的時候寶寶會抗拒;把尿時寶寶雖然會排便,但膀胱沒有充盈感,反而不利於排便排尿的訓練。
傳統的"把尿"或"把便"方式,容易造成嬰兒脫肛現象。中國人痔瘡發病率高與幼時接受"把尿""把便"有一定的關係。
涵媽支招:寶寶在18個月大以前,無法控制自己的膀胱和排便機制,這時候還是用紙尿褲比較好。
在寶寶有能力使用坐便器後,寶媽可以給寶寶進行排便訓練,一般1歲半開始比較合適。
寶寶的衣服只看樣子不看材質
寶媽們看到可愛的小衣服總是忍不住買給寶寶。可是寶寶的皮膚很嬌嫩,不合格的貼身衣服,含有螢光劑等化學成分,且柔軟度不夠,既可能擦傷寶寶的皮膚,所含的化學成分也可能會危害寶寶的健康。
涵媽支招:寶寶貼身衣物選擇時材質很重要。不要貪圖便宜,或只注重樣式,不看花邊、紐扣不良等對孩子有安全隱患的衣服。
把寶寶獨自留在大人床上
很多寶媽在寶寶熟睡後準備離開時,會在寶寶兩邊放些枕頭,以為這樣就會很安全。其實,這樣做並不合適,因為寶寶很有可能會翻身滾進枕頭裡面,造成呼吸困難。
涵媽支招:媽寶可以準備一個床用圍欄安在床邊,或者在離開時,把寶寶放在像嬰兒床這樣安全的地方。
經常帶寶寶逛街
有些喜歡逛街的寶媽,常帶著寶寶一起逛街。但是人多的公共場所,病菌等各種危險存在的幾率也更多,而且這些場合還往往有大量的有害氣體排放,如汽車尾氣等,對抵抗力尚不成熟的寶寶來說,完全就是危險地帶,很容易讓寶寶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涵媽支招:經常帶寶寶出去走走是好的,寶媽可以選擇空氣清新的公園或者寶寶遊樂園等。
拍照不關閃關燈
涵媽的朋友圈裡到處都是曬娃的照片,很多寶媽都喜歡拉上寶寶一起玩自拍,來記錄寶寶成長的點點滴滴。
可是,嬰幼兒的晶狀體相對清澈,無法有效過濾光線,閃光燈拍照眼睛很容易受損。
涵媽支招:寶寶的眼球發育還未健全,承受不了電子閃光燈和強光,寶媽拍照時一定記得關上閃關燈。
涵媽的經驗,在給寶寶拍照時逗一逗他,然後順著寶寶的視線來拍攝,照片就會很生動。寶媽可以不用讓寶寶擺出你想要動作,寶寶自然的反應本身就很可愛啦。
細小物品到處放
很多東西都會標註要放在寶寶接觸不到的地方,但寶媽們還是會忘記。
像硬幣、藥丸等比較小的物品,一個不注意很容易被好奇的寶寶給吞下去。還有就是丟在地上的物品容易絆倒寶寶,造成危險。
涵媽支招:儘量做到將物品回歸原處,硬幣、藥丸等容易讓寶寶誤吞誤食的物品,一定要放在寶寶看不見的地方,地板、床上等寶寶經常活動的地方也要收拾乾淨。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