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嗆奶」成寶寶殺手,4分鐘急救該怎麼做?

「嗆奶」成寶寶殺手,4分鐘急救該怎麼做?

嗆奶是指寶寶在吃奶過程中或者吐奶後,奶液沒有進入食道而是誤入了呼吸道(氣管),和我們大人喝水嗆到的現象類似。寶寶在1歲前都非常容易發生嗆奶的現象。那麼寶寶嗆奶時應該怎麼做呢?爸媽們快戳圖學起來↓↓↓

寶寶嗆奶時應該怎麼做?

1、嚴重嗆奶——抓住4分鐘急救時間

寶寶一嗆奶先別急著解決衛生問題,應先觀察寶寶的哭聲和面色,如果寶寶出現嘴唇或面部青紫、呼吸困難等情況,這表示寶寶的情況非常危險,應該立刻撥打急救電話,

並且進行急救。

急救小Tips:嗆奶最佳搶救時間僅4分鐘,父母應立即讓嬰兒身體平躺並側臥,用手拍寶寶的背。手掌微窩,排在背部要成空心巴掌,引起寶寶身體的震動,從而使寶寶吐出嗆入的液體。

2、輕微的嗆奶——進行體位引流

如果寶寶嗆奶只是出現咳嗽(沒有出現臉色青紫)程度比較輕,可以讓寶寶俯臥在大人的腿上,上身前傾45-60度,並用力拍打背部4-5次,利於氣管內的奶引流出來。

3、做好清潔——清理口腔、鼻腔

當寶寶吐出嗆入氣管的奶後,用乾淨的紗布纏住手指後伸入寶寶的口腔,將奶汁清除乾淨,

避免寶寶吸氣時奶汁再次被吸入氣管。然後再檢查寶寶的鼻腔!如果鼻腔處有殘留的奶液,用潔淨的棉簽輕輕拭去。切記,首先清理口腔,然後清理鼻腔。

4、注意觀察——再次確認寶寶的情況

處理完以上三點後,要再觀察寶寶的情況,如果這個時候寶寶哭聲洪亮,臉色漲紅,說明寶寶的呼吸道已經通暢,基本無大礙了;如果寶寶有哭聲但聲音比較微弱,就可以使用掐腳板的方法讓寶寶大聲哭喊,用力哭喊的同時可以利用肺部氣體將奶液沖出氣道,恢復呼吸道通暢。

怎麼避免嗆奶?

1、不要等寶寶餓了才餵奶

不要等寶寶已經很餓了才餵奶,因為寶寶吃奶會太過著急,容易出現嗆奶。

2、控制出奶量

如果是採用母乳餵養的寶寶,

在哺乳前媽媽應該檢查乳 房漲奶程度和排奶情況,如果奶量過多,可用拇指和中指按壓乳暈四周,控制出奶量,避免奶沖太厲害造成寶寶嗆奶。一次吃奶時間控制在20分鐘為宜。

3、不要讓寶寶平臥吃奶

母乳餵養寶寶應斜躺在媽媽懷裡(上半身成30-45度),不要躺在床上餵奶。人工餵養的寶寶吃奶時更不能平躺,應取斜坡位,奶瓶底高於奶嘴。平躺吃奶很容易讓奶液倒流進入氣管。

4、讓寶寶安靜吃奶

寶寶吃奶的時候不要打擾他,在這個時候逗樂寶寶,寶寶一笑,會厭打開氣管打通,就很容易發生嗆奶。

同樣的道理,也不要在寶寶哭鬧的時候餵奶。

5、注意無聲嗆奶

有一些嗆奶是無聲無息的,所有寶寶吃奶時家長要注意觀察寶寶的呼吸、臉色和表情,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就能早點脫離危險。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8641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