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寶寶發燒用酒精擦身。
酒精屬於易揮發物品。把酒精塗在皮膚上,酒精蒸發能吸收熱量,感覺像一陣清風拂過,從而降低體溫。因此,許多父母在孩子高燒時,用酒精擦身或把酒精滴在洗澡水中。但是酒精中的異丙醇能迅速通過皮膚吸收,並且大量的是局部吸入,易導致酒精中毒和其他危害。
建議:當寶寶體溫低於38.5℃時可採取物理降溫方法,首推溫水浴。
2.將食物嚼爛後喂給孩子
食物嚼食後,營養和味道都會流失很多,致使孩子營養不良。大人口腔中常常寄帶有一些病菌,病菌可通過口腔傳染給寶寶。寶寶抵抗力較差,感染這些病菌後很容易就會生病。
建議:根據寶寶的年齡特徵,給寶寶喂食他自己就能消化的食物。
3.過早把屎把尿
很多媽媽急著要訓練寶寶大小便的習慣,但過早的給寶寶把屎把尿,對寶寶的脊柱發育不利,還可能造成脫肛和痔瘡。
建議:18~24個月左右,媽媽可以適當給寶寶進行簡單的排便訓練
4.奶粉伴侶
母乳是孩子嬰兒最好的食物。媽媽在不能母乳喂養的情況下,喂食配方奶粉就可以滿足嬰兒的營養需求。至於奶粉伴侶,,其成分針對嬰兒並無需要,反倒有可能對寶寶身體帶來負擔。
建議:媽媽調配奶粉時,按要求比例沖調即可。
5.兒童醬油
雖然市面上兒童醬油的價格要比普通醬油貴出許多,但兩則實際並沒有太大區別,都含有防腐劑、色素、香精等。除了兒童醬油外,還有一些食品也打著「兒童專用」的幌子,媽媽可要擦亮雙眼,分辨清楚了!
建議:一歲以下寶寶飲食不要加醬油。另外因為孩子的口味較為清淡,1歲以後可酌情適量添加醬油。
6.給寶寶食用大量雞蛋
蛋類食品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對嬰兒成長有一定的益處,但食之過多,會給寶寶帶來不良的後果。一般來講,1歲-1.5歲的孩子,最好只吃蛋黃,且每天不宜超過一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8581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