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媽必看:0-1歲寶寶要打的計劃內疫苗攻略

這個月寶寶要打什麼疫苗?真是愁啊,寶寶才剛滿1個月,聽說後面的幾個月還有要打的疫苗,而且要辦什麼接種證啥的,不知道要去那兒辦呀。現在這麼冷的天,能不帶寶寶去打嗎? 過年了,要走親訪友的,能在外地注射疫苗嗎?還有打過針後能給寶寶洗澡嗎?

矮油,您看,我這一問還真是停不住了,給寶寶打疫苗可不是一個好攬的活兒!麻麻別擔心啦,誰能沒個疑問呢,小編這就給您送答案來了:

一、全面了解計劃內疫苗

(一)、計劃內疫苗檔案

小貼士:醫生在給寶寶打疫苗前,媽媽應清楚該疫苗是否適合寶寶,如果寶寶有過敏狀況,應主動向醫生說明寶寶過敏情況。

(二)、各種疫苗的注意事項

卡介苗:

1、患有結核病、急性傳染病、腎炎、心臟病、濕疹、免疫缺陷者或其他皮膚病均不適合接種;

2、打針後大約一個月後會出現紅腫現象,然後化膿、結痂、脫落,實屬正常現象;

3、不用刻意去處理,記住千萬不要用熱毛巾去敷,給寶寶洗澡時也儘量不要碰到水。

脊灰疫苗:

1、對牛乳及牛乳製品過敏者禁服糖丸型疫苗,可服液體疫苗;

2、口服糖丸劑型時前半小時內不宜給寶寶喂奶;

3、吃糖丸時最好是凉開水送服,服完半小時內最好不要喝熱飲,切勿加在熱開水或熱食物中服用;

4、如果服用後因吐奶或嘔吐等導致疫苗服用劑量不足的話,可重新補服。

B肝疫苗:

1、凡發熱、患有肝炎、急性 感染或其他急慢性嚴重疾病、過敏者禁用;

2、使用時應充分搖勻,B肝疫苗不能和麻疹疫苗同時接種。

百白破疫苗:

1、有癲癇、神經系統疾患及抽風史者禁用;

2、使用時必須搖勻,注射第一針後出現高熱、驚厥等異常情況時,不可再注射第二針;

3、可能會引起局部硬結、發熱等副反應,一般2-3 天內消失。

A群流腦疫苗:個別兒童接種後,局部會出現紅暈、輕微疼痛或低熱,大多數1-2 天后自行恢復。

乙腦疫苗:

1、發熱及急性疾病、嚴重慢性病、腦及神經系統疾病、過敏性疾病、既往對抗生素、疫苗有過敏史者不得接種;

2、24 小時候後接種部位可能出現紅、腫、熱痛等現象,可早晚給寶寶熱敷一次。

麻疹疫苗:

1、患嚴重疾病、發熱或有過敏史(特別是雞蛋過敏)不得接種;

2、注射前不能空腹,注射後注意休息,2 天內儘量避免洗澡。

二、計劃內疫苗接種前的準備

(一)、《預防接種證》的辦理

1、寶寶出生一個月後,你就可以為他辦理《疫苗接種證了》;

2、在你所居住的社區醫院或疫苗接種站里辦理,每個地方不一樣,請在當地諮詢;

3、辦理《預防接種證》時需要帶上寶寶的戶口簿、出生證以及出生時在醫院接種的卡介苗和B肝疫苗接種卡。

溫馨提示:《預防接種證》一定要妥善保管,無法出示本證的寶寶不能入托、入園、入學呢。

(二)、細心媽媽的貼心準備

1、在接到疫苗通知後,媽媽要精心照顧寶寶,以防寶寶有感冒等不適症狀;

2、打疫苗前可給寶寶洗一次澡,保持皮膚清潔,並給寶寶換上寬鬆衣服;

3、可帶上奶瓶、零食、紙尿褲、濕紙巾、小玩具之類的物品,以備不時之需;

4、媽媽一定要帶上《預防接種證》,以方便醫生做好疫苗記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8014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