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是七夕,我給表姐打去電話,調侃地問她,準備如何過七夕。表姐無奈地笑笑,小傢伙都照顧不過來,哪還有閒工夫去過七夕。表姐說的也是事實,為了照顧他們家的小寶貝,他們可沒少花功夫。表姐辭職在家,就是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
這是很多中國家庭的現狀,當有了孩子以後,孩子就會占據家庭的核心位置,夫妻兩人就會很一致地執行: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他們什麼都可以犧牲,更別說這小小的節日了。可是這樣愛孩子,真的好嗎?
從心理學角度看,這並不是有益孩子成長的狀態。在一個三口之家中,爸爸、媽媽、孩子之間,最好的應該是構成一個三角關係,當親子關係、夫妻關係處於平衡位置時,是一個穩定的三角形,在這樣的「三角戀」面前,孩子能自然而快樂地成長。可是,一旦過於注重親子關係,而忽視夫妻關係,三角形的穩定會被打破,孩子可能出現以下的問題。
一種可能是,孩子被過多關注或干涉,孩子性格可能會變得任性和自私。還有一種可能是孩子會產生救世主心理,因為如果孩子成為了一切的焦點,父母的多數情緒都會與孩子的表現聯繫在一起。一旦父母有不開心,孩子就會覺得是自己的錯。
而相反,如果父母能在孩子面前十分恩愛,將會帶給孩子很多正能量。
首先,父母恩愛的孩子更具安全感。如果父母相愛,孩子就會安心地去做一個快樂的孩子,在他眼裡,世界是安全的,他能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所熱愛的事務中,而沒有後顧之憂,不用擔心,不用不安。
其次,父母的恩愛能讓孩子增強自我認同感。小孩的思維模式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如果父母感不和,他就會覺得是自己不夠好導致的。而如果父母十分相愛,在他們眼中,就是對他的一種肯定。
同時,父母的恩愛能有助於孩子的社會交往。根據調查,父母良好穩定的感情,能讓孩子更容易養成自信和相信他人的性格。當然,這裡並不是指盲目的相信他人,而是一種寬容、接納的良好心態。
此外,父母的恩愛,會讓孩子的婚姻更加幸福。孩子未來對愛情、婚姻、家庭的認識和處理方式,大多時候已經被父母的相處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儘管很多人由於深深認識到父母相處方式的不好,希望改變,但是原生家庭對他們的影響是很難去除的。
其實,除了上述的好處,在七夕這天,「放下」孩子,好好享受浪漫,好好愛對方,好好愛自己,也會讓我們自己的心情更加舒暢,你猜孩子更希望開開心心愛他們的父母,還是整天對他說,我為了你付出了一切的父母?
當然,這不是說我們只有在七夕這天才需要享受愛情,才需要享受生活,才需要愛自己,而是說我們只有先好好愛自己,愛生活,才能更好的愛孩子!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
來源:商數加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