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便便那些事兒
——0-6個月寶寶便秘腹瀉該咋辦?
每一個寶寶的出生對於家庭來說,都是天使的降臨。但是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各種各樣的養育健康護理接踵而至。其中家長們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寶寶飲食的消化吸收問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和爸爸媽媽們談的寶寶的消化系統常見問題。
本期專家:趙宇紅,兒科副主任醫師,曾就職於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通州區婦幼保健院兒科。擅長新生兒保健、新生兒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急診急救、皮膚系統疾病及兒童保健等。
【概述】
搜狐母嬰:小嬰兒常見的消化疾病有哪些?
趙宇紅:幾乎每一個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都遇到過此類問題,尤其0-6個月的寶寶更是常見。此月齡段的寶寶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的問題包括:嘔吐、腹瀉、腹脹、便秘、腹痛、厭食、鵝口瘡等,其中最常見的是腹瀉和便秘的問題。
搜狐母嬰:嬰兒多長時間大便一次正常?
趙宇紅:一般一天便便2-3次到2-3天便便一次,而且便便本身的外觀正常的,寶寶一般情況很好:飲食、精神狀態、玩耍、生長發育等都正常的話,那麼在此範圍內都是正常的。特別提醒純母乳喂養的寶寶,有的可能一天4,5次,其他情況都很好,那也是正常的。
【便秘那些事兒】
搜狐母嬰:便秘和腹瀉對寶寶的危害有哪些?
趙宇紅:我們先要了解啥是腹瀉、啥是便秘:
腹瀉:一天排便>3次
表現:便便有外觀的改變,比如:稀水便,粘液便,甚至混有血絲、膿血等情況,寶寶同時有腹痛、哭鬧、肚子咕咕響的明顯,才是腹瀉。
害處:輕微的短期的腹瀉一般對寶寶影響不大,比較嚴重的腹瀉短期內會造成寶寶輕中度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內環境酸鹼失衡。長期腹瀉一般會造成寶寶腸粘膜吸收障礙,影響生長發育,造成營養不良、缺鐵性貧血、微量元素缺乏、反應遲鈍、繼發細菌或病毒等感染,甚至影響神經系統發育。
便秘:>3天排便一次
表現:便便干硬、甚至呈球狀、硬顆粒狀,且寶寶有排便的困難表現:拒絕排便、排便時哭鬧、肛裂、左下腹能摸到糞便包塊等。
害處:便秘短期內不會對寶寶生長發育造成影響的,但長期都會造成影響的:肛裂、直腸肛竇炎症、肛周膿腫、胃腸肌張力減低、飲食減少引起的營養不良等。
搜狐母嬰:哪些情況並不是便秘或者腹瀉,無需擔心?
趙宇紅:除去上述的情況,一兩天排便一次,或者一天排便2、3次,即使是稀糊便,也是正常的,家長沒必要擔心,可以先觀察的。
搜狐母嬰:對於小嬰兒來說,哪些因素會引起寶寶便秘?
趙宇紅:引起便秘的因素很多的,但對於0-6個月的寶寶來說,主要有以下的因素:
A、腸道功能異常:飲食太少、飲食作息時間不規律、不能形成很好的排便條件反射。
對策:規律飲食作息、儘量養成定時定點的排便習慣。
B、配方奶(一般指奶粉)喂養兒:如果奶粉中都含有棕櫚油,在消化吸收過程中和鈣質形成鈣皂,導致便秘。
對策:儘量堅持母乳喂養,選擇適合寶寶的配方奶,注意適當多喂水及按摩腹部,促進胃腸道蠕動。
C、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甲低、代謝性疾病或者線粒體疾病都可以有便秘的表現,但是此類疾病發病率非常低。
對策:需要專業的醫生規範診治及控制症狀。
D、先天性腸道發育異常:先天性巨結腸、先天性幽門肥大、先天性肛門狹窄、乙狀結腸冗長等都可以造成便秘。
對策:需要兒外科醫生明確診斷,必要時還需要手術治療。
E、遺傳因素:有的寶寶的便秘有家族史,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係的。
對策:一般對症處理即可。
對於1、2歲的寶寶來說,便秘還有飲食因素、環境及精神因素、脾胃虛弱等原因引起,這裡不再贅述。
搜狐母嬰:什麼樣的便秘,需要就醫?
趙宇紅:比較嚴重的便秘,超過5-7天,孩子有明顯的不適及排便困難的表現,需要潤滑劑(比如開塞露)通便,甚至口服調節腸道菌群及按摩腹部的方法都可以的。有些家長擔心:用過開塞露是否造成依賴,其實偶爾用幾次沒問題的,不要天天用,不要長期的使用。
搜狐母嬰:是否可以通過按摩手法,幫助孩子排便?
趙宇紅:中醫按摩及捏脊的手法是值得提倡的,對於有些寶寶效果是非常好的。
【腹瀉那些事兒】
搜狐母嬰:春秋哪些因素會引起寶寶腹瀉?
趙宇紅:春秋季節環境及氣候的多變,病原微生物的繁殖複製能力強,寶寶外出機會比較多,衣物增減不及時,容易著涼,如果再不注意手衛生,所以就容易出現寶寶腹瀉的情況。
備註:平常所說的秋季腹瀉,實質是一種輪狀病毒感染所致的病毒性腸炎,與這裡所說的腹瀉是不一樣的,就不在贅述。
搜狐母嬰:什麼樣的腹瀉,需要就醫?
趙宇紅:寶寶腹瀉,首先要儘量明確原因,最簡單的要化驗便便,簡單區分一下是感染性腹瀉還是消化功能紊亂所致的腹瀉。治療上首先要針對病因治療,其次要針對腹瀉症狀治療,預防脫水及酸鹼電解質紊亂。適時調整減少飲食,如果是中重度的脫水,要及時就醫,並且可能要輸液留觀或者住院治療的。
預防寶寶腹瀉要注意手衛生、勤洗手,注意飲食衛生,刺激性生冷油膩食物儘量不吃,注意適時增減衣物,避免治療感冒,平時看護寶寶的長輩儘量固定,生活環境也要儘量固定,不要隨意更換養育環境。
搜狐母嬰:如何通過便便的性狀判斷寶寶健康?
趙宇紅:如果寶寶的排便如前所述,軟便,略不成形的稀糊便,有一點點酸腐的味道,金黃的或者黃灰色,都是正常的。家長要記住:只要寶寶精神狀態好,沒有明顯不適,一般有些輕微的便便改變也可以認為是正常的。
綠色:是正常的。因為大便中的黃色色素是膽汁中的膽紅素造成的,膽紅素氧化時會呈綠色。含鐵元素的奶粉或給寶寶添加綠色蔬果汁,也會使便便變成綠色。黃色的便便較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也會變成綠色的。所以說綠色便便基本都是正常的,家長沒必要擔心。
金黃色:反映寶寶消化吸收和身體狀況都十分良好。母乳喂養的寶寶正常的就應該是金黃色的。
土黃色或淺黃色:如果配方奶喂養,寶寶的便便可能是土黃色或稍深一點的顏色,也是正常的。
褐色:如果寶寶添加稀飯、粥或其他的麵食等食物,便便的顏色就會變深,為褐色或暗褐色,而且臭味也會增加。因此,在給寶寶喂食穀類食品時最好加喂一點蔬菜或用菜汁熬粥。
白色、灰白色:很可能是寶寶有膽道或肝膽方面的問題,應儘早醫院診治。
紅色、黑色:可能是胃腸道出血或者腸套疊的問題,應儘快就醫。
味很臭:進食多,消化不良。蛋白質在腸道內細菌的分解代謝產生的含有氨氣的味道。
多泡沫:偏食澱粉或糖類食物過多時,葡萄糖在腸道消化液及細菌作用下發酵,產生的便便呈深棕色的水樣便,並帶有泡沫,這也是正常的。
油狀:母乳或者配方奶含脂肪比較多時,會刺激腸道腸粘膜分泌,促進腸道蠕動,結果產生淡黃色液狀和量較多的大便,有時大便發亮,甚至可以在便盆內滑動,這也是正常的。
奶凝塊:奶中的蛋白質未完全消化,產生的脂肪酸與食物中的礦物質結合,形成皂鈣,糞便也可呈現灰白色,質硬,並伴有酸腐臭味,這也是正常的。
蛋花湯樣大便:輪狀病毒性腸炎和致病性大腸桿菌性腸炎的寶寶常常出現此種大便,需要醫院化驗檢查就醫的。
血絲樣粘稠大便,腥臭味,稀便或稀糊便,黃綠色,有黏液,伴寶寶哭鬧煩躁,腹脹腹痛,有可能對母乳或配方奶過敏。這也需要就醫,由醫生做出判斷。
搜狐母嬰:爸爸媽媽常見的疑問
1、有沒有必要給孩子進行如廁訓練?
趙宇紅:太小的寶寶沒必要如廁訓練,但是一歲以上的寶寶要逐步如廁訓練的。
2、喝母乳寶寶腹瀉,有必要換成特殊配方奶粉嗎?
趙宇紅:如果寶寶體內的乳糖酶量少、活性低,對母乳中的乳糖不能完全的消化吸收,而且症狀比較嚴重可以更換成低乳糖或者無乳糖的配方奶。但是如果症狀不嚴重,可以口服乳糖酶後繼續母乳喂養的,真正需要更換配方奶喂養的寶寶比例是非常少的。
3、寶寶腹瀉,還能喝水嗎?
趙宇紅:寶寶腹瀉,補充液體是必須的,但不是喝白水,而是要喝口服補液鹽,按照醫生或者說明書少量多次的口服即可。
4、寶寶大便帶血該怎麼辦?
趙宇紅:寶寶大便帶血分兩種情況:1、如果寶寶是便秘,是便便前部或者便便外部帶新鮮的血,可能是肛裂造成的,一般注意局部衛生、避免感染即可,一般是沒問題的;2、如果是便中混有血液,則必須要就醫及化驗便便的。
5、寶寶小便帶血該怎麼辦?
趙宇紅:寶寶小便帶血,這是泌尿系統的問題,分兩種情況:1、如果是男寶寶,寒冷季節,可能是保暖不當、入量不足所致的尿酸鹽結晶造成的,淺粉紅色或者磚紅色,一般注意保暖後即可消失;2、如果真是血尿需要就醫及化驗檢查原因的。
搜狐母嬰溫馨提醒:春季乾燥,寶寶容易上火,而且氣溫多變,孩子的健康也容易被各種細菌病毒侵襲,爸爸媽媽一定要做好各項防護工作,適時添減衣服,做好寶寶的身體衛生工作,少帶寶寶去人密集、不透風的場所……防患於未然,讓疾病遠離寶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7277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