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提前降臨!早產寶寶的護理秘籍

何種原因易導致早產?

早產兒泛指在胎齡37周以前出生的嬰兒。隨著經濟的發展,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白領女性,由於工作壓力較大、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以及高齡妊娠等各項因素,導致生下早產寶寶的比例不斷增長。按照每年2000萬新生兒計算,每年早產兒會超過150萬。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地區早產率為11.8%,且這一數字正在逐年增多。

早產兒的特點有哪些?

新生兒體內諸如鈣、鐵、鋅、維生素AD等營養素主要是在胎兒期通過胎盤從母親獲得的儲備,但是早產兒由於在母體內時間短,因此營養素儲備也較少,難以滿足後期的生長需求,同時,早產兒消化吸收能力弱,因此更容易缺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呼吸系統和免疫系統的不成熟,是威脅早產寶寶健康的重要因素。另外,呼吸困難和缺氧導致的肺透明膜病,是早產兒死亡常見的疾病之一。此外,由於抵抗力弱引起的敗血症,將早產兒死亡率再一次提高。

早產寶寶的護理秘籍

提前做好出院準備 對大多數早產兒來說,當寶寶體重長到4斤左右,各系統發育逐漸成熟,離開嬰兒保溫箱後能在室溫下維持穩定體溫,各項生命體徵均正常,且自已能吃奶、排便有規律、體重穩步增加時,寶寶就可以出院回家了。但此時的早產寶寶各系統和器官仍然較弱,生活能力較低,容易出現健康問題,這也就要求家長要給予早產寶寶更精心的照顧。早產寶寶剛出院後,家長應為孩子創造溫馨的環境,並要克服自身焦慮的情緒。早產兒絕大多數時間在睡眠,胎齡越小睡眠時間越多,每天要睡20多個小時,除按時喂奶外,家長應避免打擾孩子的睡眠。只有讓寶寶儘量保存能量、恢復精力,才能逐漸像正常足月兒一樣強壯起來。一般情況下,早產寶寶6個月以內需要每月到醫院複查一次;6個月之後,根據寶寶的情況,由醫生決定1-2個月複查一次;1歲以後2-3個月一次,直至2歲。

注意生活環境健康

由於早產寶寶身體弱、免疫力低,因此家庭環境一定要空氣新鮮,注意通風,室溫適宜(冬季24-25℃,夏季27-28℃),濕度50%-60%。儘量減少外人來訪,家人如患有感冒症狀時要避免接觸孩子。早產寶寶的皮膚嬌嫩,要勤換尿布或尿不濕,大小便後用清水沖洗,保持臀部皮膚乾燥,預防尿布疹。在臍帶未脫落之前,每天用酒精進行適當地消毒,並保持乾燥。寶寶的衣物應選用全棉製品,經常清洗更換;寶寶的衣被厚薄需適宜,以手腳暖和而脖子下面沒有汗為準。

注重喂養和營養補充

一方面,早產兒提前出生,營養儲備先天不足,而出生後又要快速生長,醫學上形象的稱之為追趕型生長,這需要更多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另一方面,早產寶寶的胃腸道尚未發育成熟,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早產的寶寶的營養補充需要特別對待。此外,早產寶寶肺泡發育不夠成熟,呼吸窘迫綜合徵發病率遠高於足月兒。早產寶寶最好吃母乳,因為早產母乳的成分與足月母乳不同,有利於消化和吸收,能夠促進胃腸功能成熟,提升抵抗力。並且,哺乳能夠增進母子間的情感交流,有益寶寶的身心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母乳雖然營養豐富,但維生素A和維生素D這兩種營養素的含量仍然較低,足月嬰兒的日常需求量都無法滿足,早產寶寶就更需要加量補充了。維生素AD對新生兒的發育至關重要,除了促進鈣吸收,促進骨骼發育外,特別是對寶寶的抵抗力有特殊作用,這對於本身發育偏差的早產兒就更重要了。對於早產寶寶來說,維生素A還有一個獨特的功能,那就是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和利用,以及支氣管、肺臟的發育和成熟,從而減少呼吸窘迫綜合徵的發生和發展。維生素A通過提高呼吸道、消化道粘膜上皮的完整性,以防禦病菌入侵併能提高免疫細胞的活性,促進抗體生成,提升寶寶抗病能力。另外,維生素A對維持角膜、結膜等組織上皮細胞功能也很重要,是視網膜感光物質合成不可缺少的物質,維生素A缺乏可能會導致寶寶被近視眼、乾眼症、眼盲症等眼疾困擾。另外,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吸收,促進早產寶寶的骨骼發育,從而促進身高的增長。如果寶寶缺乏維生素AD,視覺系統、骨骼系統、免疫系統都將面臨嚴重威脅。鑒於維生素AD對寶寶的重要性,兒保醫生都會建議無論是足月寶寶還是早產寶寶,都應該從注意額外補充,以滿足身體成長所需,而早產兒更應該提早加量補充才能滿足追趕型生長正常出生的足月嬰兒應從出生15天起至1歲,每天1粒綠色伊可新,1歲以上改為每天1粒粉色伊可新;早產兒應從出生就開始補充,並且增加劑量,每天1粒粉色伊可新,在寶寶3個月後改為每天1粒綠色伊可新,1歲以後再改為粉色伊可新,以保證能夠儘早地達到足月寶寶的身體指標。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7276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