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測試題看穿你是不是合格的父母,敢挑戰嗎?

一道測試題看穿你是不是合格的父母,敢挑戰嗎?

分享到臉書

分享到Google+

父母應該如何有效讚美孩子呢?小辣給大家做一個趣味的小測試, 幫助父母觀察自己的個性是屬於哪一種類型, 未來要如何修正對孩子讚美的態度呢?

請依照直覺看下面的風景圖中, 下面四個選項中選擇一個你感覺最強烈的圖

憑直覺看, 你最先看到什麼?(以下選項為單選)

A. 華麗的小船

B. 太陽、彩雲圖

C. 小樹與松鼠

D. 花園小屋

------------下拉看答案------------

A華麗的小船

【完美型】

表現:強迫傾向, 過分關注細節, 不僅孩子很難達到父母的標準, 父母也容易被誤會難相處。

建議:從小事情開始讚美, 讓孩子學會如何欣賞自己和他人。

練習:

1. 明確讓孩子知道你喜歡他做到什麼事情, 如:

(○)我喜歡你剛剛跟妹妹說話的音量, 剛剛好哦!

(×)你剛剛那樣很棒!

2. 你具體肯定孩子做到什麼事, 如:

(○)你選了一個好漂亮的顏色, 這個顏色很適合你喔!

(× ) 你人好好喔!

反思:這類型的父母可能會期待孩子像天才一般, 是團體中最優秀、最出類拔萃的人, 或許父母本身對自己就是這般要求。 讚美的本意不該是傳達父母期望孩子成為超完美的人, 這種期望孩子維持「巔峰狀態」的讚美之詞,

會讓孩子被無形的壓力所折磨哦。

B太陽、彩雲圖

【空轉型】

表現:缺乏方向, 不知從何著手, 父母花很多力氣卻常事倍功半, 孩子依然沒有進步。

建議:針對立即的、當下的行為讚美, 強調願意去做比結果重要。

練習:

1. 強調你真的有注意到孩子的好表現, 如:

(○)你現在坐得很端正在寫功課耶!是弟妹們的榜樣。

(×)老師說你今天上課都沒有亂動, 很棒。

2. 對孩子強調願意去做的動機比結果重要, 如:

(○)哇!你主動去寫功課, 不用媽媽提醒, 好棒。

(×)你已經把功課寫完了, 好棒。

反思:一味誇張地讚美孩子得到的勝利,

容易引導孩子把重點放在輸贏之上, 造成孩子害怕失誤, 對於困難度很高、自己沒把握、不能拿第一的事情, 也許就會放棄或選擇逃避。 因此, 父母應該避免過度讚美或強調最後的高分或名次, 而是將讚美的焦點放在「努力過程」, 讓孩子擺脫「一定要贏」的迷思。

C小樹與松鼠

【壓力型】

表現:擔心孩子表現不如預期, 覺得孩子的表現就是父母的成績, 本身易受到壓力影響, 常感到沮喪。

建議:讚美不要附帶條件, 以免讓孩子覺得自己永遠都不夠好。

練習:

(×)很好, 下次要更努力哦!

(×)不錯哦!如果你每天都有做到就好了。

(×)你明明會嘛!那怎麼上次會做錯?

(○)姐姐, 我喜歡你今天很有耐心的做功課喔!

反思:這類型的爸爸、媽媽有時心中常常期許:「孩子, 我以你為榮!」、「孩子, 我要你比我強!」、「我為你感到驕傲!」有時可能對孩子付出過多, 但卻不是孩子需要的。 建議父母親別將自我存在的價值、生活樂趣和孩子的表現畫上等號, 以避免無形之中帶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痛苦及壓力。

D花園小屋

【權威型】

表現:擔心孩子誇不得, 但卻常以實質獎勵為主, 反而使孩子會錯意。

建議:讚美不要包含負面訊息, 使孩子感受到信任感和被肯定。

練習:

(×)沒想到你能做的那麼好!

(×)你把功課寫完了, 真厲害啊!是真的還是假的?

(○)你能夠和同學分享點心, 很棒喔!

(○)媽媽很高興你願意幫忙打掃, 謝謝你。

反思:常常碰到比較具權威感的父母, 覺得需要有一套標準方式去管教孩子, 其實保持一致性很好, 但若缺乏了口語或態度這些最直接的讚美與肯定, 那麼教條便是一個硬梆梆的框架, 別忘了身為人的初衷, 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需要理性的落實, 也需要感性的調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6830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