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擔憂婆婆對孩子做這些事,是不是也在戳中你的心!

最擔憂婆婆對孩子做這些事,是不是也在戳中你的心!

分享到臉書

分享到Google+

小樹奶奶就要從老家來帶小樹了, 我一直對婆婆的到來感到很憂心, 倒不是擔心婆媳關係處理不好。 婆婆是個很勤快的農村婦女, 小樹的爸爸也是一個家務活全包的好老公,

我想這就是身教的力量。

內心裡, 我放心不下的是除了我和小樹爸爸之外的任何人來帶小樹, 我不擔心婆婆照顧不好小樹, 而是擔心她給小樹帶來不好的影響。

腦海裡總時不時回想起坐月子及春節回家時所遭遇的那些「傳統式育兒」。 我到底是在憂傷些什麼呢?

1、我的憂傷之寶寶學吃

作為一個現代知識型媽媽, 我自然知道母乳在寶寶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所以, 自小樹出生以來, 我就將能喂他母乳視為莫大的光榮, 但我還是在月子裡哭過幾次。

原因很簡單, 每當我給小樹哺乳的時候, 婆婆在旁邊看著, 總是會一個勁兒地說:「沒有奶, 沒有奶!」孩子哭了, 爺爺奶奶的第一句話也總是:「是不是沒吃飽, 餓得慌啊?」「給孩子熬點粥吃吧!買點米粉吃吧!」……

月子裡的媽媽內心本來就脆弱, 耳邊還整天飄蕩著這些話語, 試問怎會不讓我崩潰呢?所以後來學校裡一位年紀較大的同事說起他的兒子不許二老在媳婦面前說沒有母乳一事時, 我說:「對!不能說!你兒子給了媳婦最大的支持, 說得對!」

2、我的憂傷之寶寶學便便

寶寶在月子裡, 婆婆就琢磨著給他把尿了, 而且總擔心他是不是拉了。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 出院後回到老家坐月子的第一個晚上, 睡到半夜, 房門突然被打開了, 原來是婆婆進來查看小樹有沒有拉便便。 這下好了, 我和小樹爸爸醒了, 小樹也醒了……

第二天, 我對小樹爸爸說, 我不建議過早把尿, 因為把尿的時候孩子的肛門也在用力, 長大後容易患痔瘡。

3、我的憂傷之寶寶學動

記得小樹兩個月的時候, 某次洗完澡後, 我讓小樹趴在床上。 婆婆看見了, 立馬說:「這麼小不能趴著的,

當心傷著他!」可是, 我知道的育兒知識是嬰兒從出生後就可以趴著了, 趴著是大運動和精細動作的起點。

3、我的憂傷之寶寶學交流

這次回家發生了兩件事, 讓我本來已經調適並準備好讓婆婆參與帶娃的心又再度憂傷起來。

其一, 小樹叔叔看見小樹太可愛了, 於是逗他玩, 孰料這一向不認生的小子不知為何心情不爽哭了起來, 婆婆聽見了一下抱過小樹說:「叔叔逗你哭是嗎?打叔叔!」

其二, 某天我與小樹爸爸按著習俗去舅舅家拜年, 因為路途遙遠, 所以小樹被留在家裡跟著奶奶度過了大半天。

這期間當然哭鬧了一兩次, 畢竟這麼小的孩子想睡覺的時候總是會想起媽媽的。

所以當我回到家的時候小樹表現得很開心, 開心過後就有點小撒嬌了,抱過手之後,婆婆在旁邊對小樹說:「媽媽今天不要小樹、不給小樹吃奶奶,打她!」

我又懵了。雖然這些話都帶了玩笑的成分,可是,聽在孩子的耳朵裡,以後會不會就習慣了將所有的過錯都推脫給別人,並且讓全世界都圍著他轉呢?

孩子的哭本身就是一種表達,適當的哭也可以讓孩子鍛煉心肺功能,是不是一定要將他的哭聲扼殺在萌芽狀態呢?

當然,我的憂傷遠遠不止這些。

世人總要求我們要顧全大局,諒解老人們的一片苦心。是的,大家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可是,誰又來體諒一下我們的「焦慮」呢?

所以,我讓小樹爸爸找個時間提前與婆婆打一下預防針,告訴她,養育孩子的主導者仍是爸爸媽媽,我需要的只不過是一個在上班時間可以幫我悉心照顧孩子的人,而不是一個媽媽在家還把孩子「搶」走的人。

我只能期待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強大,在養育孩子的問題上能更雲淡風輕些。人生不過短短數十年,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每個人都是一朵花,每朵花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都是一片葉,每片葉都有自己的綠意。相信在愛意的澆灌下,小樹終有一天會長成參天大樹。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6821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