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謊就暴怒,你已鑄成大錯!4大奇招巧治孩子說謊!最後一招絕了!
分享到臉書
分享到Google+
很多家長都為孩子撒謊感到頭疼, 小小年紀就這樣, 大了可怎麼辦。 其實大可不必, 幾乎沒有孩子從來沒撒過謊, 重要的是:面對他們的謊言, 我們該如何辦。
有的家長說:當然是進行仔細的調查、瞭解,
搞清楚孩子是不是真的說謊, 為什麼說謊, 對症下藥, 好好的教育他一番了。 聽起來很有道理, 我們先看個故事。
小軒一回到家就讓媽媽驚呆了, 臉上全是劃痕, 有好幾處都出血了, 媽媽詢問他是不是和同學打架了, 小軒說沒有, 只是騎自行車摔倒了。 媽媽明知道不是摔倒所致, 於是便質問小軒, 小軒咬死不承認, 媽媽也發揚了「不破此案死不休」的精神, 非要小軒說明原因, 還要帶孩子去找班主任說明情況。
小軒一看怕了, 忙說是自己幫助別的同學, 反而被一幫高年級同學打了(真實原因是與本班同學打架), 這樣媽媽又問是哪些同學, 他認不認識, 小軒趕快有編了幾個名字, 這才算應付過去。 媽媽還是氣不過,
竟然要與班主任說說兒子受的委屈, 小軒嚇壞了, 又開始了另一個謊……
由此看來, 「調查原因, 對症下藥」這個貌似天衣無縫的答案,
仔細分析則漏洞百出, 孩子有時撒謊的原因就是為了防止爸媽知道真相, 而知道真相的結果是什麼, 是爸媽認為他們又惹事了、又沒考好、又給他丟人了, 所以刨根問底的調查必然會讓孩子越來越心虛, 會不斷編織一個個新的謊言來為解釋上一個, 形成惡性循環, 不僅沒有解決實際問題, 還鍛鍊了孩子「說謊」的能力, 真的是得不償失!
真正有效的方式應該是這樣的:
一、面對孩子撒謊, 家長不應該扮演檢查官的角色。
不要一味要求孩子坦白, 有時可以有一種得過且過的心態, 但過後一定要提醒孩子,
說謊是不好的, 真相爸媽知道, 只是想給他留個面子, 希望他下次實話實說, 爸媽可以幫他一起解決。 如果真是惹了什麼事, 更應該有責任、有擔當, 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 而不是遮遮掩掩, 以撒謊來逃避責任。
二、面對孩子撒謊, 家長說話不要拐彎, 要說真話。
當老師通知我們孩子數學考試不及格時, 請不要這樣說:「你數學考試通過了嗎?……你確定, 你知道說謊的後果嗎?好吧, 這次謊話幫不了膩了!你們老師已經打電話給我了, 你考的遭透了!」
這樣的回答不僅不能讓孩子杜絕說謊, 相反還會製造讓孩子撒謊的機會, 激發他「防禦性的撒謊」。 所以你應該誠實的告訴孩子:「數學老師告訴我你考試沒及格, 我們很擔心, 不知道該如何幫你。
」
三、面對孩子撒謊, 家長不應該歇斯底里, 不應該充滿說教。
要切合實際, 就事論事, 讓孩子知道沒有必要對我們撒謊。
四、面對孩子撒謊,千萬別問「為什麼」。
對於孩子來說,「為什麼」就意味著父母不贊成、失望、不高興,從而讓他們想到過去受責備的回憶。一句簡單的「你為什麼這麼做?」都可能讓孩子想成「為什麼你會做那麼愚蠢的事呢?」
不要說提這些有傷害性的問題,不要問這些沒有答案的反問句:
1.你為什麼這麼自私?
2.你為什麼總是不記得我跟你說的話?
3.你為什麼就從來都不能準時呢?
4.你為什麼這麼沒有條理?
5.你為什麼不能閉嘴
應該做出帶有同情的陳述:
1.如果你能和弟弟分享,他一定會很高興的
2.有些事情很難記得
3.你遲到時我很擔心
4.你能採取一些什麼措施來讓你的工作有條理一些呢?
5.你有很多想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6667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