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困惑:孩子明明沒受傷,可總在夜裡喊腿疼,白天就恢復正常,照樣玩得很開心,去醫院檢查也沒什麼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事實上,您的孩子可能正在經歷「生長痛」。
「生長痛」是指兒童的膝關節周圍或小腿前側疼痛,這些部位沒有任何外傷史,活動也正常,局部組織無紅腫、壓痛。檢查之後,孩子患有其他疾病的可能性被排除了,即可以被認為是「生長痛」。
關於「生長痛」,家長們常有一些認識誤區或困惑,以下分別解答:
1.每個孩子都會有「生長痛」嗎?
據粗略估計,有25%~40%的孩子出現過「生長痛」。這種偶爾的隱痛在3~5歲的孩子中非常普遍,8~13歲時會再次出現。此時,最常見的疼痛部位是腿,特別是大腿前部、膝蓋後面和小腿肚,一般發生在傍晚、晚上和剛睡著的前幾個小時。「生長痛」本身會產生疼痛反應,但並不意味著生病了,健康孩子也會經歷「生長痛」。
2.沒「生長痛」會長不高嗎?
「生長痛」是自然的生長現象,與身高沒有太大關係,而遺傳、營養、睡眠、激素、心理等多種因素綜合起來才能影響身高。所以,沒經歷過「生長痛」的孩子未必個兒矮,出現「生長痛」的也未必都長得高。
3.出現「生長痛」是不是缺鈣?
兒童在生長時期需要大量的鈣質,但從飲食中攝取有限,此時就需要另外補充鈣劑。但就「生長痛」來說,與缺鈣無關,鈣充足的孩子也可能出現「生長痛」,且補鈣對「生長痛」的緩解也沒多大幫助。
4.「生長痛」是否需要吃止痛片?
「生長痛」是正常現象,而且疼痛程度大多可以忍受,基本不需要吃止痛片或採取其他措施。家長可以給孩子吃點維生素B1和維生素B6,能起到營養神經、緩解神經牽拉疼痛的作用,但效果有限。不過,如出現劇痛、發燒、活動困難等異常現象,則需立即就診,以防其他疾病,但切忌濫用藥品。
要正確緩解「生長痛」,不妨借鑑以下方法:
1、轉移注意力。可以用講故事、做遊戲、玩玩具、看卡通片等方法來吸引孩子,態度也要比平時更溫柔,家人的鼓勵和精神支持,對孩子來說才是鎮痛良方。
2、用熱毛巾進行局部熱敷、按摩,能緩和孩子的緊張情緒及疼痛帶來的不適感。按摩時要注意力度,讓孩子在溫柔的撫摸下入睡。
3、減少劇烈運動。「生長痛」不是病,不需要限制活動,但如果疼痛較重,應讓孩子多休息,使肌肉放鬆,不要劇烈活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6584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