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寶寶身上被叮咬, 媽媽總是很心疼, 可是要怎麼預防?要怎麼照顧叮咬後的小傷口?或是一些可能感染的疾病, 在這邊一次告訴你!
容易產生高燒的疾病有哪些?
感染登革熱、日本腦炎、瘧疾的寶寶被蚊蟲叮咬後,
幾乎都會引起高燒, 除了使用退燒藥或冰枕外, 必須注意寶寶的精神活動力, 倘若出現意識障礙、反覆高燒不退、叮咬處傷口惡化, 必須馬上就醫並告知旅遊史及接觸史, 讓醫師可加以鑑別診斷與及早治療。
其他夏季可能會叮咬寶寶的蚊蟲
出入郊區、草叢較多的地方要小心恙蟲病, 台灣全年四季皆有病例發生, 流行季節主要為夏季, 被叮咬會造成持續性高燒、頭痛、背痛、惡寒、盜汗、淋巴結腫大等症狀, 被叮咬處則會出現無痛性的焦痂, 1周以後皮膚會出現紅色斑狀丘疹。
此外, 也要小心隱翅蟲, 其毒害並非蟲體螫咬人體所致, 而是由其體內所含的刺激性毒素隱翅蟲素造成。 隱翅蟲素附著在皮膚上後, 會產生緩慢痊
愈的壞死性紅斑。 隱翅蟲在皮膚上爬行時, 就會從關節腔中分泌出體液(含隱翅蟲素), 繼而引起皮膚病變。
如何預防寶寶被蚊蟲叮咬?
陳浚銘醫師指出, 以下各種方式可以提供給照護者參考:
1、鼓勵寶寶多吃蔬菜, 例如:含有胡蘿蔔素的蔬菜或大蒜, 吃了以後, 蚊蟲比較不會那麼愛靠近。
2、外出時防蚊液建議噴灑在露出衣服外的肌膚上, 但要避開寶寶的眼、耳、口、鼻。
3、儘量穿著淺色衣服, 因為部分蚊蟲喜歡停留在深色衣物上。
4、記得穿上襪子, 能有效隔絕體溫、降低皮膚的濕度,
避免成為蚊蟲的目標。
5、回家或大量活動後建議立即洗澡, 因為蚊蟲喜歡汗臭味, 洗完澡就不容易被蚊蟲叮咬。
6、此外, 因為蚊蟲也喜歡香皂的氣味, 可以準備一盤香皂水放在寶寶碰不到的地方, 也有助於吸引蚊蟲, 減少被叮咬的機會。
7、外出時, 可考慮穿薄長袖衣服。
8、晚上睡覺時可利用蚊帳將蚊蟲隔離在外。
蚊蟲叮咬後多久會消腫?應如何止癢?
一般來說,經由蚊蟲叮咬所產生的紅腫,大多不會持續1、2天以上。萬一發現寶寶身上的腫包持續超過1、2天,而且持續有搔抓的動作(因為感到很癢),可能表示寶寶對蚊蟲的唾液過敏、或是有繼發的細菌感染,最好立即就醫治療。
被蚊蟲叮咬後的建議處理方式以止癢為主,可冰敷患部或適度塗抹清涼的藥膏,有助於消炎、消腫、止癢及降低不適。倘若有起水泡,應避免抓破水泡,以免導致細菌感染。
此外,為了避免寶寶搔抓被叮咬處不慎造成細菌感染,父母要多讓寶寶洗手、並斟酌是否替寶寶剪短指甲。
-
現在就分享出去!正確的預防、事後的照顧,才可以讓寶寶健康的長大喔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