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寶寶時最常見的5種狀況,家長做不對影響孩子一生

白家女兒| 2016-05-05| 檢舉

對於剛出生不久的寶寶身體比較虛弱,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出狀況,而且大多數新手爸媽因為沒有經驗,常常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這5種照顧寶寶時最常見的這幾種狀況的處理方法,希望對家長有所幫助。

1、濕疹

濕疹也是過敏性皮膚病,一般多發生與剛出生至2歲的寶寶。在出現濕疹,保安波的面部和頸部四肢等都會出現米粒大小的紅疹或斑疹,而寶寶出現這樣的情況大多數與遺傳因素有關,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寶寶食用過多含蛋白質的食物而引起濕疹。

處理方法:及時帶寶寶到醫院看皮膚科醫生,同時在平時要讓寶寶保持乾爽的身子,儘量少用化學洗浴用品。

2、咳嗽

咳嗽是為了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或異物而做出的一種機體防禦反射動作,但如果太劇烈的話,反而對寶寶的身體有害。

處理方法:如果寶寶咳嗽的話,在平時就應多給寶寶喝溫開水,或吃些止咳的藥品。而且大多數寶寶脾胃比較虛弱,家長就不應讓寶寶食用過多寒涼食物,否則會讓寶寶咳嗽痰多。

3、流口水

一般在寶寶3個月的時候,口水分泌量會增加。然而在6個月左右,寶寶開始長第一顆牙齒,引起牙齦組織輕度腫脹不適,從而導致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而寶寶的口腔小而淺,吞咽功能尚未健全,口水直接流出口腔。

處理方法:儘量讓寶寶頸部、臉部保持乾爽,以防患上濕疹。如果寶寶流口水比較嚴重,家長可以使用柔軟、全棉且吸水性較強的小圍嘴給寶寶帶上。

4、怕水

寶寶怕水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熱水太熱導致寶寶怕水,這是最常見的原因;二是有些家長喜歡用肥皂直接塗抹在寶寶身體上引起寶寶不舒服;三是家長總是粗心把洗澡水或洗髮露流到寶寶眼睛裡。

處理方法:在給寶寶放洗澡水的時候一定要用水溫計測量,並且在寶寶的洗澡盆里放一些嬉水玩具,吸引寶寶的注意力,這樣洗澡的時候寶寶就不會過多注重洗澡的事情。

5、吃藥

寶寶生病吃藥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更多的是要家長掌握一些喂藥的技巧。

處理方法:寶寶不肯乖乖吃藥的話,家長可以選擇口腔注射器的方式來幫助寶寶吃藥,這種喂藥方式不僅不容易讓寶寶嗆著,也能讓寶寶更快速的吃完藥。不過家長噴射位置最好在兩頰內側,不要伸到口腔太裡面,注射時不要一次性噴進去,每次噴一點,讓寶寶慢慢消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5869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