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一般的嬰兒腸絞痛

前面一篇文章談到了腸脹氣引起的哭鬧、睡眠不安、掙扎使勁等 情況,有很多媽媽在後台留言,問是不是寶寶沒有明顯原因的夜間哭鬧都是因為腸脹氣。答案是否定的,寶寶哭鬧的原因很多,除了腸脹氣,3、4個月前的寶寶哭 鬧還有可能是腸絞痛、胃食管返流;5、6個月左右的寶寶夜間頻繁哭鬧還有可能是出牙表現……所以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進行判斷(0-1歲寶寶常見哭鬧原因,請上媽咪知道APP查看)。

比如下面這兩個媽媽的問題,很顯然是腸脹氣不能完全解釋的:

「徐醫生,我家寶寶現在87天,最近每天都大哭不止,喂奶不喝,抱著也還是哭,已經持續一個星期了,有人說是受了驚嚇,怎麼辦啊?」

「徐醫生,我家寶寶每天一到傍晚睡覺前就會哭鬧,怎麼哄都哄不好,至少要哭一個多小時,累極了才睡。我有及時哄睡,應該不是過度疲勞的原因。」

這種持續時間很長、無明顯原因、難以安撫的哭鬧,有些老人稱之為「夜哭郎」,是最讓家長擔心和急躁的。有些媽媽告訴我,每次孩子這種大聲哭鬧的時候,她們都會一邊手腳無措地安撫孩子,一邊心疼著急地和孩子一起哭……

國際國內的醫生將這種情況稱之為「腸絞痛」,2006年羅馬協作組將其具體定義如下:

1、無明顯原因的突然發作或停止的易激惹、煩躁或哭鬧

2、持續時間:每天>=3小時,每周>=3天,持續>=1周

3、寶寶喝奶正常,生長曲線正常,體檢排除疾病表現

腸絞痛一般開始發作於寶寶出生後兩周(早產寶寶可能會推遲),結束於3、4個月齡的時候。

兒科醫生通常將腸絞痛稱之為一個「謎」,一個嬰兒生命中最難以解釋的現象之一,因為沒有人能確切知道腸絞痛為什麼在一些嬰兒中存在,而在另一些嬰兒中則不發生。

可能原因

1、消化系統生長成熟過程中的痙攣(想像一下我們的胃腸道像我們的小腿一樣痙攣「抽筋」)

2、腸道消化酶(澱粉酶、蛋白酶等)缺少,肚子脹氣疼

3、荷爾蒙變化引起胃腸不適或情緒煩躁

4、胃腸系統的正常菌群變化

5、寶寶情緒的原因,初來到這個世界的惶恐不安

6、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

所以,如果寶寶出現下面的情況,媽媽們可以考慮孩子是不是絞痛:

哭鬧時間可預測,似乎每天都在固定的時間段,多為黃昏或夜裡;

哭鬧時間可以持續十幾分鐘至數小時;

喂奶不喝,無論如何搖、抱、哄,也往往都不太有用,直到嬰兒筋疲力竭方才罷休,有時在排便或放屁後會稍有改善;

寶寶哭鬧的聲音很急促和尖銳(有些媽媽的描述:「像被打了或者受了突然的驚嚇一樣」);

寶寶哭鬧時蜷縮身體、雙手握拳、腹部肌肉收緊;

排除常見原因,也沒有明顯生病表現(發燒、腹部包塊、抽搐、腹瀉、呼吸困難等)。

怎麼辦???

首先,爸爸媽媽們可以鬆口氣的是:腸絞痛是一個可以隨著年齡增長自然停止的問題(grow-out),而且研究發現嬰兒期出現腸絞痛的孩子長大後和其他孩子在行為發育和智力發展上沒有明顯差異,也不會比其他孩子有更高機率出現其他類型的疾病。

然後,就是不好的消息了:因為原因不明,所以目前沒有明確有效的「治療」腸絞痛的方法,但是有一些方法被部分媽媽反饋有一定「安撫」效果,可以減輕或縮短寶寶哭鬧的時間。所以,在寶寶腸絞痛發作的時候,爸爸媽媽們不妨逐一嘗試,看看有沒有方法對你家寶寶有一定安撫作用的。

「5S」法

1、抱臥姿勢(Side or Stomach):有媽媽發現寶寶腸絞痛發作時,讓寶寶暫時的俯臥能幫助寶寶緩解疼痛,也有人提議用下圖姿勢:一隻胳膊放在寶寶肚子下面,讓寶寶的頭放在你這隻胳膊的前臂上。這樣做的原因是寶寶肚子承受一定的輕輕的壓力能幫助他們緩解脹氣性不適。

2、襁褓打包法(Swaddling):使用襁褓打包法的原因是,寶寶出生前在媽媽子宮裡是被溫暖地包裹著的,所以有人認為剛出生的寶寶還不能完全適應這個世界,所以用襁褓打包可以緩解由於情緒恐懼焦慮引起的腸絞痛。(戳這裡可以找到具體的打包方法介紹和圖片示意)

3、噓噓聲(Shhh sound):在寶寶的耳朵旁邊發出「噓噓(shhh)聲」,聲音不要太小,要能讓你正在哭鬧的寶貝聽到。

4、輕晃(Swinging): 媽媽們都會發現寶寶很喜歡被輕輕的搖晃,所以有媽媽在寶寶腸絞痛發作的時候也會這麼做,抱著寶寶走來走去,把寶寶放在嬰兒電動搖籃里,或者抱著寶寶坐在搖 搖椅里……甚至有些媽媽會把寶寶放在嬰兒汽車座椅,帶娃出去轉一圈,哭鬧的寶寶就很快睡著了(注意哦,當你太疲勞的時候不要開車出去哦)。

一定要記得,是「輕晃」哦,大力搖晃寶寶的腦袋,很容易導致寶寶出現腦部損傷的呢,也就是所謂的「嬰兒搖晃綜合徵」(Shaken Infant Syndrome)。

5、哺乳或吸吮安慰奶嘴(Sucking):寶寶有很強的吸吮本能,能通過吸吮進行自我撫慰,所以如果寶寶已經喝飽的情況下,可以用安撫奶嘴進行安撫。這樣也可以避免寶寶大聲哭鬧,吸入空氣到肚子裡,加重腸絞痛,形成惡性循環。

另外,研究已經證實,使用安撫奶嘴可以有效降低6個月前的新生兒猝死發生率

以上這五種方法就是所謂的「5S」安撫法,其實這幾種方法對於寶寶平常的哭鬧也是可以用的。

有人認為「5S」安撫法對腸絞痛的緩解作用有待商榷,但是我個人覺得:既然目前對腸絞痛沒有特效「治療」方法,而這幾種方法確實是常規安撫哭鬧寶寶的可用方法,且對孩子無害,又有部分媽媽反映確實有一定安撫作用,那麼,為了寶寶腸絞痛而焦灼不安的父母們為何不嘗試一下呢?

只有經歷過孩子腸絞痛的父母才能真正體會那種無計可施又心疼擔憂的心情呀!比如下面這個爸爸,著急之下,直接將「5S」法結合起來了(前臂抱、搖晃、打包、噓噓聲、安撫奶嘴)……

除了「5S」安撫法,爸爸媽媽們還可以做的是:

1、母乳媽媽飲食規避:避免辛辣、易產氣及易過敏食物,飲食清淡;

2、喝奶後及時給寶寶拍嗝(具體拍嗝姿勢和手法,請上媽咪知道APP查看)

3、奶粉喂養的寶寶,如果除了腸絞痛還有過敏及其他胃腸道症狀(腹瀉、便秘),可以考慮更換半水解或深度水解奶粉;

4、給寶寶順時針方向按摩肚子和做蹬自行車動作幫助排氣打屁(具體手法和照片,請上媽咪知道APP查看)

5、在寶寶哭鬧是可以試試使用白噪音;

6、注意寶寶肚子的保暖,可以給寶寶泡個溫水澡,或者在寶寶肚子上放一個暖水袋;

7、嘗試使用嬰兒益生菌調節胃腸功能;

非處方藥物的購買和使用

美國的媽媽可以去超市的嬰幼兒用品區購買非處方的「腸絞痛緩解劑」(colicrelief),其中有些緩解劑的成分是減少腸脹氣的「二甲矽油」或「西甲矽油」,有一些則類似植物提取液,據稱有緩解腸脹氣的效果(並沒有確切的循證醫學依據)。

如果您將以上所有的方法都嘗試過了,但是沒有明顯效果,父母能做的就是告訴自己:這個問題不會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傷害或後遺症,孩子越大發作越少,一般4個月以後都會停止。

孩子發作的時候父母雙發不妨輪流陪伴孩子,給對方時間和空間休息並調節自己的情緒。

最後,祝每位寶貝健康快樂成長!

本文文章源於微信公眾號「共同成長徐桂鳳育兒分享」,媽咪知道已獲授權。

作者介紹:徐桂鳳 住院醫師·兒童心理科,就職於美國愛荷華兒童醫院,擅長兒童心理及行為保健,正常兒童生長發育指導,兒童心理行為問題評估。

媽咪知道平台致力於為媽媽、寶寶提供最專業的移動健康管理服務。一鍵諮詢,三甲醫院兒科、產科醫生在線免費解答,發布最新孕育資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5650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