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的人都懂人言到底有多可畏,有時在孩子的教育中人言同樣可畏。有些話感覺說出來沒有什麼大不了,大家都是這樣對孩子說的,感覺沒有產生什麼太大的影響。什麼事什麼話不怕一次兩次,就怕時間長了,什麼問題都出來了。
小孩子懂什麼
有的大人在說話時小孩子一插嘴就被訓斥,固有的思維小孩子是無知的,但孩子不經意間的一句話或一個舉動就可能解了燃眉大急。最經典的一個故事,《大明宮詞》里小太平公主在朝政上的一泡尿,就解決了朝政大事。否認孩子多了孩子有時會不敢發表自己的觀點,限制自己的思考。
好了好了下不為例
孩子愛磨人,一哭就是驚天動地,一鬧就是山崩地裂,大人怕了心疼了就趕快繳械投降。好了好了別哭了,好吧好吧給你了,行了行了下不為例。這種慣性一旦養成是很可怕的事情,只有家裡人才會毫無原則的妥協著,一哭二鬧三上吊到外面會怎樣,總不會是讓人喜歡的。
你是充話費送的
「媽媽,媽媽,我是從哪來的?」小孩子經常用那麼天真又充滿疑惑的眼睛看著父母,渴望一個正確的答案。你是充話費送的,你是別人家抱來的,你是天下掉下來的......總之是各種五花八門天馬行空的答案。不認真回答,孩子以後可能會對「性」有歪曲的想法,小孩子不理解生命,不妨用童話故事和漫畫繪本的方式來簡單講給他聽。
再不睡覺就有人把你拐走了
嚇唬孩子好像是讓孩子聽話最有效的方法,父母們常常樂此不疲。孩子不睡覺會說有人把你拐走,孩子哭了會說警察叔叔來抓你了,太鬧騰了說一會就給你打針。某種程度上這就是恐嚇了。例如那天孩子真的發燒生病要打針了,孩子因為曾經的恐懼寧死不從,這時候大人們是不是有點後悔了。
都怪它,把我家寶寶弄哭了
孩子走路莽撞,磕磕碰碰是家常便飯。跌倒後,碰到東西後哇哇大哭,父母們趕快打被碰到的物體說,哄寶寶說:不哭不哭,媽媽打它了。被打的物體表示很冤,錯不在己還被揍。時間久了孩子就容易把自己的過錯當成別人的過錯,擔不起自己的責任,父母們願意看到嗎?
一些話說一說沒關係,就怕說的多了,在孩子的教育里也有「人言可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5551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