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爸媽見到自己的小寶寶幾天不拉便便是不是很擔心呢?以為寶寶便秘了;其實,這種現象除了便秘,還有就是攢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攢肚吧!
攢肚一般出現在寶寶出生後的2個月左右,腸胃功能發育不完善到逐漸完善的一個過程,2~7天內排一次便都是正常的。寶寶在滿月後消化能力逐漸提高後對母乳能充分地進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最終導致的一種常見現象。
攢肚也說明了媽媽的乳汁質量好,營養均衡,寶寶消化能力的提高,才使得腸蠕動減少。
攢肚的寶寶雖然幾天才排一次便,但排出的便是正常黃色軟便,排便時無痛苦表現,量不多、沒有硬結塊,是母乳喂養的正常大便,媽媽不用過於著急。在以往的做法可以不做任何處理,但這時母乳量對寶寶來說剛夠或略有不足,應調整理想的大便次數,就是每天1~2次。以更好的保證嬰兒期的快速新陳代謝需求和抓住時機培養小寶寶良好排便習慣,也可有效預防日後的便秘發生。
1、每天堅持做腹部按摩。(1)用手掌輕輕摩擦嬰兒的腹部,以肚臍為中心,由左向右旋轉按摩10次休息5分鐘,再按摩10次,反覆進行3回。(2)嬰兒仰臥,抓住嬰兒雙腿做屈伸運動,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後單腿屈伸10次。這樣會幫助嬰兒的腸蠕動,有利於大便排出;
2、適當喂水喝。可以每天在兩次奶之間喂一些白開水或菜水、果水,待到滿4個月以後添加輔食就可以徹底解決這種大便狀況了;
3、增加奶量。如果孩子大便減少,體重增加不理想,是因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麼可以及時給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寶寶已經3個多月了,還可以添加一點大米湯,就能較好的改善大便的狀況;
4、刺激肛門排便。比如用消毒棉簽蘸上植物油,輕輕伸到寶寶肛門口處,可引起直腸的排便。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