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水不足嗎?別再被這些假象迷惑了

做了媽媽後,聽得最多、看得最多的就是:我母乳太少了,寶寶好像吃不飽,感覺是要添加奶粉的節奏,你們家寶貝夠奶喝嗎?我想回答的是,你也許是遇到母乳不足的假象了,千萬別盲目的添加了奶粉或者斷了母乳。

由於很多媽媽都不理解正常的母乳喂養是什麼,本來奶水是很充足的,卻擔心奶量不足而餓到寶寶,這是提早給寶寶斷奶的原因之一;尤其第一次做媽媽的,還不熟悉有關母乳喂養常識的人,當別人對其喂養方式表示懷疑時,動搖了自己的信心。其實只要寶寶的體重增長正常,生長發育達標就是沒問題的。

這些個「錯誤的信息」並不能代表您的乳汁分泌不足:

1、寶寶吃奶很頻繁。寶寶在出生的6周內,會進入「猛長期」,又因為新生兒的胃口很小,也許會每一小時甚至半小時就要吃一次奶;或者在一天的某個時間段內把幾頓奶並在一起吃,這都是很正常的。他頻繁吃奶是為了保證他能攝取到足夠的乳汁,這並不能代表乳汁不足;

2、突然增加吃奶次數或者加長吃奶時間。寶寶在出生後六周內及三個月大時會經歷「猛長期」,在這個時候出現這種現象是很正常的。對新生兒來說,一天吃8~12次奶是最理想的。

3、吃奶時間突然縮短。隨著寶寶的長大,慢慢的能夠更快、更有效的排空乳房,母乳時間自然會縮短,只要體重增長正常就沒問題。

4、生長比別的寶寶慢。每個寶寶都是獨特的個體,吃奶習慣、睡眠規律、質量等都有巨大的差異,導致生長的標準範圍也有很大的差異,要因人而異。

5、情緒很煩躁。許多寶寶都會在某一段時間表現很煩躁,通常是每天的這個時間段,媽媽們會擔心是不是乳汁太少,餓著寶寶了?其實不一定的,有很多寶寶不管怎麼喂都很煩躁。

6、沒有漏奶和噴奶反射,或比以前少了。胸部有漏奶或不漏奶現象與母乳分泌量沒有任何關係,常漏奶的媽媽,乳量一旦趨於穩定也會沒有漏奶現象;能不能感覺到噴奶反射或隨著時間的推移噴奶反射不再強烈,這都不會影響乳汁分泌量的。

7、奶水很難擠出。擠奶是有專業手法的,與擠奶的工具也有關係,擠出的乳量多少與母乳供應量毫無關係。

8、胸部變得鬆軟了。通常在產後3~4周,隨著乳房充盈現象的消失,胸部會變得鬆軟,幾乎所有媽媽都會經歷。

9、寶寶吃奶後還會吸奶嘴。因為寶寶喜歡吸吮,即使飽了你給他吸奶瓶他不會拒絕,並不能說明你奶水不足。

導致母乳不足的因素可能是這些:

1、吸得太少。剛開始一定要讓寶寶多吸,這樣才能刺激大腦泌乳腺分泌更多乳汁。

2、低效喂奶時乳房沒有排空導致乳汁分泌下降。寶寶吸奶過程中是很費力氣的,加上新生兒容易入睡,在吸吮過程中很容易就犯睏了,乳汁剩餘得不到排空,分泌乳汁信號將傳達減產,越後的奶水脂肪含量越高,寶寶未能攝取多少能助長體重的高脂肪高熱量的「後奶」。

3、只吃一側。有的媽媽為了讓寶寶儘可能吸干乳汁,就儘量喂一側,這樣反而不能為您的乳房提供充足的刺激,寶寶也可能沒吃飽。

4、媽媽本身的身體狀況不佳。麻麻做過乳房手術或乳房受傷過、有過大出血或荷爾蒙失調等?貧血?是否懷孕?是否在節食?等等。

5、寶寶的健康狀況方面的某些因素影響。如心臟疾病、腎病、神經方面、舌系帶過短、受到感染等等。

綜上所述,媽媽們是不是會對自己的母乳量更有信心了?我本人就一直在堅持著母乳喂養哦!一起加油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514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