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安利的是幼兒說主編的心理學老師, 她是一個6歲孩子嘟嘟的媽媽, 學心理學的教育孩子可真有一手啊!
壞毛病1:撒潑哭鬧
嘟嘟2歲半時不知怎麼的就喜歡上了哭鬧, 媽媽不讓吃冰淇淋, 嘟嘟眉頭一皺就躺地上打滾哭鬧;在外逛街看到喜歡的玩具, 爸爸說家裡玩具很多, 嘟嘟嘴巴一翹就躺地上打滾哭鬧;在家裡看到手機要玩,
奶奶說會傷害眼睛不讓看, 嘟嘟哼的一聲又躺地上打滾……嘟嘟的爸爸心軟, 嘟嘟的奶奶聽到嘟嘟的哭鬧就像被牽動了某根神經, 兩人每當孩子哭鬧打滾, 啥事情都答應了孩子。 這樣下去, 孩子遲早要被寵壞了。
這一天, 嘟嘟又因為喝酸奶的事情跟奶奶槓上了, 嘟嘟已經喝了一瓶酸奶, 還想要喝第二瓶, 奶奶不讓, 嘟嘟又使用了自己的殺手鐧, 一邊在地上打滾, 還一邊將旁邊的東西掃落在地。 這時嘟嘟媽不動聲色開啟了手機攝影功能。
奇怪了, 怎麼滾了這麼久,
奶奶還沒給自己拿酸奶呢?一回頭, 竟然看到媽媽在「偷 拍」!奶奶已經被嘟嘟媽「強制」進了房間。
「媽媽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聽到媽媽的話, 嘟嘟立即停止哭鬧, 吊著眼淚鼻涕爬起來, 嘟嘟媽將視屏放進電腦播放, 原來媽媽將自己撒潑的過程錄了下來了。 媽媽還故作驚訝地說:「你看, 我們嘟嘟原先多帥呀, 沒想到在地上打滾時原來這麼醜, 哎呀, 晚上還要給爸爸看看……」
嘟嘟小臉一紅, 不好意思地說:「不要讓爸爸看!」
經過多次的「偷 拍」後, 嘟嘟就再也沒有在地上撒潑打滾了, 漸漸地變成了一個講道理的孩子。

壞毛病2:啃咬指甲
嘟嘟6歲時, 不知怎麼的就喜歡上了啃咬指甲, 有人說是因為口欲期沒有得到充分滿足, 嘟嘟的確1歲多時有段時間總喜歡吸吮手指,
但被奶奶以不衛生阻止了;有人說是因為孩子情緒緊張缺乏安全感導致, 的確6歲的嘟嘟每天從幼兒園放學都要參加畫畫和彈鋼琴,可能壓力太大了……縱使有萬般的理由,但6歲還啃咬手指甲,並且把指甲咬得滲血,更觸目驚心的是兩根小指,沒剩下一點指甲,已經影響了孩子正常的成長。
這天,嘟嘟在看動畫片時,看著看著,大拇指不知什麼時候又伸到了嘴巴了,冷不防看到媽媽竟然在旁邊「偷 拍」,帶著抗拒和好奇,嘟嘟又跟媽媽坐到了電腦前,影像裡的嘟嘟眉頭緊鎖貪婪地啃著指甲,皮膚被撕破後眉頭皺了皺……電腦前的嘟嘟驚呆了,他簡直難以想像影像裡一副病態的孩子竟然是自己。他開始反感自己啃咬指甲的行為,雖然一開始還是不由自主,但最終沒夠一個月就戒掉了。
壞毛病3:挖鼻孔
孩子沾染壞毛病的速度很快,最近7歲的嘟嘟愛上了挖鼻子。私底下的清理鼻腔,是很多人都有的行為。但大庭廣眾之下,公然挖鼻孔就有失大雅了。
這一天,家裡來了不少客人,嘟嘟跟5歲的小表妹兩人坐在沙發上看繪本,看著看著,嘟嘟的手指就伸進了鼻子裡,挖出來的「物體」還習慣性地搓成了圓粒,隨後被嘟嘟彈到了地上。猛地一抬頭,媽媽竟然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在偷 拍自己。待客人全部走了之後,嘟嘟又被媽媽帶到了電腦前。
影像裡挖鼻屎的熊孩子看起來是多麼的猥瑣啊,尤其是看到身旁小表妹驚訝的表情,嘟嘟真恨不得鑽到地裡去。原來自己一直猥瑣了這麼長時間,在老師、親人、朋友面前醜陋得一覽無遺……
可喜的是,經過影像事件後,挖鼻屎的小朋友沒再出現了。
「偷 拍」一下,竟然這麼好的效果?
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厭惡療法」。是通過讓孩子觀察到自己的醜態,引起心理上強烈的觸動和排斥,從而改掉壞習慣。幼兒說,此類「偷 拍」法還可以用在有攻擊性行為的孩子、愛亂發脾氣情緒暴躁的孩子身上,甚至有戀物癖、拔毛癖等不良行為習慣的孩子身上。「厭惡療法」除了用拍攝視頻,還可以通過鏡子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如果你家孩子有類似壞毛病,趕緊試試吧!
歡迎個人轉發,媒體轉載請標出處,否則會被追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快分享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5071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