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樂器適合3-6歲的孩子?

很多父母認為,從小讓孩子去學一門樂器,會練就孩子不同的性格,還能鍛鍊孩子的心性,最主要的是孩子走到哪裡起碼不會一竅不通。

的確,不同的樂器卻是能夠影響孩子的心性。

鋼琴,具有豐富表現力的,它是「樂器之王」,品性溫文爾雅,音量洪亮而寬闊,低音區渾厚深沉飽滿,中音區優美抒情如歌,高音區清脆明亮飄逸,富有穿透力。所以說一般會鋼琴的孩子,骨子裡就有一種讓人摸不透的神秘。

小提琴,優雅纏綿,一個人站在台上拉著小提琴,顯得是那樣的放鬆,那樣的規整有度,男士那樣的紳士風雅、女士那樣的高雅脫俗。它的聲音輕盈高亢與沉鬱並存,模仿人的歌唱聲,十分悠揚。選擇小提琴的孩子往往是安靜的,喜歡與世無爭的。

古箏、二胡,這兩件樂器實屬民間樂器,它們的好處傳承了中國民間藝術文化,讓後代永世不忘民間依然有值得我們保護的東西。古箏,溫婉爾雅、柔中帶剛,代表著並不只是柔弱的女子,相反她的堅韌是無物能及的。她的聲音,不管是高音還是低音都是那麼的清脆悅耳,如山泉般流暢,餘音繞樑,令人回味無窮。古箏之美,美在音色,美在氣韻。她的古樸、淳雅、高貴、典雅、不失儀態給世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選擇古箏的大都是女孩子,家長為了使孩子更富有古箏的氣質而選擇,那麼男孩子又何嘗不可呢?

吉他,架子鼓,這類的樂器在當今的社會很是流行,構造簡單,曲子好彈,不少的家長只是為了讓孩子掌握一門樂器而選擇它們。我覺得吉他、架子鼓這類的樂器沒有代表一個孩子該有的內涵本質,雖然在當今的流行樂上占據重要的作用,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這類的樂器比較輕浮,很不適合孩子。而且從音色上來講不如鋼琴、小提琴以及古箏帶給孩子的溫和多。

圓號、大提琴、琵琶、笛子、蕭、手風琴這幾類的樂器家長完全可以讓孩子試著接觸,當然要看孩子的意願。

我也贊同孩子從小接觸樂器,但是家長要明白的是,當您給孩子選擇樂器的時候,孩子是否喜歡,而您選擇的這種樂器是否適合您的孩子?

一朋友大兒子三周歲的時候就張羅著給孩子選擇各種樂器,為了讓孩子能喜歡上她選擇的樂器,真是下足了工夫,她因為周圍的朋友孩子都學的鋼琴,所以非要自己的孩子也練鋼琴,可偏偏這個孩子根本就不喜歡鋼琴,沒有堅持多久就開始抗拒媽媽給自己的選擇,從那個時候開始母子倆就開始打持久仗,誰也不肯低頭。

最後還是媽媽拗不過孩子,不能說為時已晚,當時孩子已經上了小學,有了自己的獨立思維,媽媽說的話很難再入兒子的大腦了。

樂器沒學好,還惡化了母子之間的關係,每每見面總是跟我哭及自己賠了夫人又折兵。

後來有了小女兒,前面的前車之鑑她已經牢牢記住了,對於小女兒她牙根沒有管教,只是隨著她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當然是在不犯錯誤的範圍之內的。可喜的是小女兒唯獨對音樂有了獨特的興趣愛好,而且天賦極為超強,剛進中學就拿了鋼琴十級證書。

她也後悔當初那麼的逼自己的兒子,心想如果當時沒有逼他的話,他也許也會跟自己的姑娘一樣吧。

所以說在給孩子選擇樂器方面家長一定要注意遵循孩子的意願,以及選擇樂器的時候注意品種。孩子的意願固然重要,那麼家長的引導更是重中之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502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