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長提問:孩子總是莫名其妙的流眼淚,但是TA並沒有哭鬧或者心情不好,這是為什麼?
哎呀呀,其實這並不難推斷,只要家長仔細觀察自己孩子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就會發現總有幾根「調皮」的「小毛毛」在「逗」你家孩子玩呢!
這種無聲無息讓孩子「動情流淚」的原因就是我們常說的——倒睫(倒睫毛、睫毛倒置)。
倒睫,是指睫毛的生長方向不是按正常方向的向前生長,而是向後方生長,由於睫毛觸及到眼球,經常摩擦角膜,導致眼睛長時間受刺激出現流淚、怕光、異物感等症狀,嚴重時還會引起眼球充血、結膜炎、角膜炎等,進一步還會影響視力。
倒睫常見於兒童,其發病率是嬰兒易患眼疾的第二位,但是由於很多家長缺乏相關醫學知識,沒有及時發現孩子反覆無緣故的流眼淚原來與倒睫有關,如果長期忽視沒有處理,那麼對孩子的眼睛發育、視力還是有影響的。
如果家長發現了孩子總是流眼淚,那該怎麼辦?很簡單啊,看醫生,看眼科醫生,當然兒科醫生也能下診斷,但術業有專攻,如果需要治療、處理,還是找眼科比較好啦。
如果診斷明確了該如何處理?當然也是聽醫生的治療方案啦,不過在這裡也可以和大家簡單解述一下。
造成倒睫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為兩類:有合併眼瞼內翻的以及沒有合併眼瞼內翻的。也就是說,有眼瞼內翻的孩子肯定合併睫毛倒置,但是有睫毛倒置的孩子不一定有眼瞼內翻。
對 於兒童來說,尤其是比較肥胖的孩子,鼻樑部比較扁平,眼皮皮下脂肪較多,下瞼贅皮或者合併內眥贅皮,那麼就容易造成睫毛倒置或者眼瞼內翻。如果是這種情況 的孩子,一般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睫毛倒置的症狀會逐步緩解,因此多可以採取保守治療,例如家長可以經常用手法按摩孩子下眼瞼,使下眼瞼適當外翻,減少倒 置睫毛對眼睛的刺激,如果症狀較輕的孩子經過長時間眼瞼按摩後可以使倒睫症狀消失;或者拔除影響的睫毛(必須醫生操作)等。
而 對於一些是先天性眼瞼內翻或者眼輪匝肌多度發育、瞼板發育不全的孩子,隨著年齡增長倒睫症狀沒有明顯緩解,加上年齡增長眼睫毛也會變得更粗更硬,不像小 BB的時候那麼柔軟,那麼眼睛角結膜刺激越發厲害,導致長時間流淚不止或者角結膜炎症反覆發作,影響正常的生活,甚至影響視力,則需要考慮手術治療(一般 3歲以上)。
常見的手術方法就是縫線矯正術、毛囊破壞術以及下瞼皮膚和眼輪匝肌的部分切除術等。
縫線矯正術操作比較簡單,麻醉時間短,手術損傷比較小,因此對於年幼的孩子一般採取此種處理方式,但容易復發。
毛囊破壞術就是通過射頻等方式,直接損傷眼瞼部的毛囊,使之不再長出睫毛。此手術方式操作要求比較精細,如果有些毛囊位置較深或隱秘,容易遺漏造成復發。
切除術相對而言操作複雜一些,麻醉時間長,手術損傷大一些,因此適合年齡較大的孩子經過保守治療或縫線矯正後仍反覆發作的,其治療效果較持久。
很多家長看到「手術」二字就非常懼怕,其實也不需要太擔心,因為醫生一般不會隨便動刀,如果孩子真的有手術指征(達到做手術的標準)醫生才會考慮。
除此之外,和醫生的良好溝通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想要選擇最合適、最佳的治療方案,家長很有必要將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與醫生交流清楚,那麼這樣醫生就可以更全面的綜合分析,選擇一個更合適你家孩子的治療方案。
其實倒睫不是什麼疑難疾病,在兒童眼科疾病中屬於常見病,因此家長要豐富自己的育兒知識,早期發現早期干預,快速恢復都不是難事。
最後,再次提醒各位家長,如果孩子總是「動情」流眼淚,不要忘了看看孩子眼睛的那些「小毛毛」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5018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