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何老長不高?父母這些「壞習慣」局限了孩子長高,會毀了孩子的一生!趕緊改掉!

Wong Li ...| 2016-04-27| 檢舉

在這個顏值擔當的社會,爸爸媽媽們都極度關心自己孩子的身高發育狀況,即使自身不高,也希望能採用環境因素或後天因素來改變孩子的身高,想讓孩子變得更高挑更帥氣,贏在身高的起跑線上。一旦看見同齡的比自己的孩子高出一丁點,就心急如焚,恨不得上演一場「拔苗助長」笑劇。

那麼,孩子身高達標的知識,你了解多少?

在生活中有時候,很多家長的一片「好心」和一些錯誤做法,往往會影響孩子生長發育,導致孩子長不高。

測測孩子夠高嗎——兒童身高標準計算公式

每個爸爸媽媽都關心自己孩子的身高體重發育狀況,一旦看見同齡人比自己的孩子高,往往不由得擔憂起來。那麼,你知道孩子的身高達標了嗎?看看這個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吧!

2—12歲孩子的平均身長可按下列公式推算:

男孩:身長(厘米)=年齡×5十80

女孩:身長(厘米)=年齡×5十75

按體檢醫生的說法是看生長曲線,比看標準範圍更切合實際。因為每個孩子的遺傳因素的差異、出生時體重、身高不同,都會影響以後的生長發育,從而稍微偏離標準身高。所以相差不大不必過於擔心。

在同年齡層里有著參差不齊的身高,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差異太大,爸爸媽媽就要引起重視了,最好到醫院接受檢查,以免耽誤孩子日後的健康發育,同時也要反思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犯過以下錯誤了!

家長5個壞習慣,局限了孩子長高

壞習慣一: 喂飯喂太飽, 擔心營養不夠

「多吃點,再吃一點,吃飽飽,長高高」。對很多老思想,傳統觀念的誤導,很多家長誤以為,孩子吃得多,就能長得高。但事實卻是相反的。據兒童營養專家介紹,人在飢餓狀態下,會促進腦垂體更多地分泌生長激素,這可以刺激兒童骨骼生長。然而,孩子吃得過飽反而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導致寶寶長不高。

另外,吃太飽,會造成營養過剩, 誘發孩子性發育期提前,造成性早熟。這樣的孩子在一定年齡階段可能比同齡人要高,至少不矮,但過早地促進骨骼發育,導致骨骺在生長發育期之前提早閉合,最終成為矮個子。

所以家長要注意, 孩子每頓飯只給他八分飽的量就夠了,另外還要注意均衡營養,避免孩子養成挑食、偏食的壞毛病,每天蛋白質的攝入要重視,同時也不要忽略了綠葉蔬菜和水果。

壞習慣二: 讓孩子宅在家裡

很多家長工作累了一周,一到周六日,就想宅在家裡休息,與孩子共享天倫。因此在家看書、玩遊戲、看電視,成了孩子們周六日的必備節目,辜負了戶外明媚的陽光清新的空氣。。但事實上,陽光有助於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長期宅家裡遮天蔽日,寶寶想長高也很難。

須知,陽光中富含紅外線和紫外線,紅外線可使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刺激骨髓造血;紫外線可以殺滅皮膚和空氣中的細菌病毒,加速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改善血液中鈣、磷代謝,促進寶寶生長發育。故多曬曬太陽,定能預防貧血和佝僂病。

節假日,爸爸媽媽就應該帶著孩子動起來!多到戶外走走,呼吸清新的空氣,多跑跑跳跳多運動,增加孩子的活動量。這樣不但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有好處,還對爸爸媽媽自身的身體健康大有益處。

壞習慣三:讓孩子整天坐著玩玩具

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有一大堆的益智玩具,有些孩子喜歡坐著玩玩具,一坐就是一兩個小時。玩玩具能夠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讓孩子變得更聰明,這固然是好的,但孩子長期端坐,卻對其身體發育和協調能力的發展有很大影響。讓孩子多走動,別過分擔心孩子的磕磕碰碰。

運動時,尤其是走、跑、跳等運動,會拉扯關節,使身體的長骨受力,從而刺激骨骼兩端軟骨的發育,刺激身體分泌生長激素,有助於孩子長高。但如果孩子長期不動,就有可能成為矮個子了。

記住,只有奔跑中的孩子才是最活潑,最健康的孩子。為了讓孩子身體智力同時發展,爸爸媽媽應該合理安排孩子的活動,勞逸結合,科學掌握好孩子的運動量,對孩子長高很有幫助。

壞習慣四:過早叫醒寶寶

為了生活,爸爸媽媽要上班,孩子又要上幼兒園,為了能夠兩者兼顧不遲到,只能在早上早一點叫叫醒沉睡中的孩子起床,儘快梳洗、吃早餐打理一番,趕送他去幼兒園。然而,過早地叫醒孩子,導致孩子睡眠不足,掐斷了生長激素分泌的源頭, 很容易影響他的身高發育。

孩子要長高個子,特別在春天這個成長的黃金季節,要保證孩子有足夠的睡眠,就要確保孩子每天至少有8小時以上的睡覺時間。因為生長素的分泌在人入睡後45-90分鐘內明顯升高,且夜間生長激素的分泌超過全天量的一半以上。孩子只在睡眠時才分泌生長激素,清醒時並不分泌。所以,不要以為讓孩子早睡就行,過早地叫醒孩子,也是會影響孩子生長激素的分泌的!

不要讓孩子當夜貓子,孩子晚上睡覺時給他營造一個好的睡眠氛圍,保持周圍環境安靜,這樣可以讓他入睡更快。讓孩子每天保證充足睡眠,儘量讓他早上「自然醒」, 這是最好的狀態。。

壞習慣五: 亂給寶寶補鈣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生長發育離不開鈣的吸收,因此有些家長就很注重給孩子補鈣,生怕他身體的鈣不夠,影響生長發育。

其實不是所有的小孩都必須額外去補充鈣。過量補鈣反而會適得其反。可能導致幼兒骨骺提前閉合。按成長的自然規律,兒童在生長發育階段,隨著年齡增長,骨骺線逐漸癒合,骨成熟也在加快。在骨骺線閉合前,增長的幅度和潛力都較大,如果骨骺提前閉合,必然會使孩子的身高受到限制。

一般說來,食物補鈣比藥物補鈣更安全、更天然,,進食正常的食物,不挑食、不偏食就能最好補鈣, 不會引起鈣過量。母乳、配方奶應是嬰兒首選的補鈣食物。年齡較大一些的寶寶,除奶製品外,還可給予豆製品、蝦皮、魚肉等食物來補充。另外,補鈣最重要的是補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和沉積、最安全方式就是讓孩子多曬太陽。

其實,想要孩子長高高,離不開「營養」、「睡眠」、「運動」三大要素。爸爸媽媽堅持科學喂養,讓孩子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戶外運動,通過後天的培養和調整,一定能夠讓孩子打破基因的局限,將來達到理想的高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4510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