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這些「異常現象」 你被哪個嚇到過?

為了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相信每位家長都會不遺餘力地照顧寶寶。儘管如此,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他們還是會或多或少出現一些反常現象,比如總是流口水、眼角有眼屎、 陰 道出現分泌物.......等等。那麼這些「異常現象」到底用不用看醫生呢?別急,今天袋鼠麻麻就來為您解憂!

1、口水

網友迷迭香每處花開:「三個月大的寶寶老是流口水,吐白沫沫,就像螃蟹那種,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袋鼠小課堂:

一般來說,剛出生的寶寶口水會相對較少。因為此時唾液腺的功能還不完善,而且他們喝的母乳或配方奶對唾液腺的刺激不強,所以寶寶很少流口水。

到3個月以後,寶寶的口水分泌量會明顯增加,加之口腔小而淺,吞咽反射功能也還不健全,不會用吞咽動作來調節口水,所以寶寶會有總流口水、吐泡泡的表現。

待7~18個月時,口水會流得更加頻繁。因為此時恰好處在萌牙期,乳牙的萌出會引起牙齦組織輕度腫脹不適,刺激牙齦上的神經,可激發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

寶寶的口水有很多功能,它可促進吞咽、刺激味蕾,保持口腔潮濕、維持口腔和牙齒的清潔,促進嘴唇和舌頭的運動,有助於說話等。

但由於寶寶的皮膚較薄,而口水中又含有一些具有腐蝕性的消化酵酸,所以當口水流到嘴角、臉龐、脖子甚至是胸部皮膚時,很容易讓皮膚的角質層被腐蝕,或是因為潮濕而導致黴菌感染,產生髮紅或濕疹、發炎等症狀。

袋鼠麻麻支招:

大部分寶寶在2歲左右時,因為肌肉運動功能的成熟,逐漸有效地控制吞咽動作,就不會再流口水了。在這之前,家長除了等待之外,還應做好日常護理。

給寶寶擦口水的時候,要用乾淨、柔軟的毛巾或手帕,動作也要輕一些。也可以給寶寶圍上軟布做的圍嘴並經常換洗。還可常用溫水洗凈口水流到處,然後塗上油脂,以保護下巴和頸部的皮膚。如果寶寶已經出疹子或糜爛,最好在醫生指導下使局部塗抹抗生素或止癢的藥膏。

寶寶流口水大多都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如果在流口水的同時,寶寶還伴有不願意吃東西、煩躁不安等情況,家長就一定要引起警惕了。

2、眼屎

市民李女士:「我家寶寶今年6個月了,眼睛總是愛流淚,而且眼睛的分泌物比較多,總是有眼屎,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家裡老人說是上火了,可我心裡總是放心不下。」

袋鼠小課堂:

寶寶長了眼屎,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是上火了,其實原因並非那麼簡單。袋鼠麻麻提醒各位父母,如果寶寶總長眼屎,而且還眼淚汪汪的,那或許是得了新生兒淚囊炎。

新生兒淚囊炎亦稱先天性淚囊炎,是由於鼻淚管下端的胚胎殘膜沒有退化,阻塞鼻淚管下端,淚液和細菌積聚在位於內眼角皮膚下的淚囊里,從而繼發感染。

常在眼角處出現黃白色分泌物,擠壓隆起處可有黃白色膿性分泌物溢出。約有2%-6%足月產嬰兒,可能有此殘膜阻塞,但絕大多數殘膜可望在生後4-6個月內自行萎縮而恢復通暢。

袋鼠麻麻支招:

如果寶寶的症狀較輕,家長可通過按摩法來緩解寶寶的症狀。具體操作方法是:用拇指或食指指腹壓迫淚囊(鼻根及眼睛的內眥中央的部位),按順時針的方向擠壓膿液,等膿液流出後,家長為寶寶擦乾淨。

如果症狀較重,除了堅持按摩之外,還應在醫生指導下點抗生素眼藥。但需要注意的是,滴眼藥水時,應將藥水滴入外眼角。若雙眼均需滴藥,則應先滴病變較輕的一側,再滴較重一側,中間最好間隔3~5分鐘。

如果經過上述治療無效,可在寶寶7個月時進行淚道疏通術治療,一般一次即可治癒。

3、陰 道分泌物

網友艷喃的家:「女寶寶陰 道有白色分泌物,是什麼東西?該怎麼辦呢?」

袋鼠小課堂:

相信很多媽媽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而且特別擔心。其實,剛出生的小寶寶陰 道有白色分泌物未必就代表異常。

由於受母體雌激素的影響,有些新生女寶寶會有白色或者是血性分泌物,屬於正常生理現象。這種分泌物會隨著體內激素的消退而逐漸消失,有的會持續1~2天,也有的會持續7天才消失。

但如果孩子的這種分泌物存在時間較長,要考慮外陰炎症的可能,應及時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袋鼠麻麻支招:

受母體雌激素影響產生的這種分泌物,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做好清潔工作。給女寶寶清洗陰部時,媽媽一定要記得在給嬰兒清潔前,應注意手部的衛生,避免污染外陰。開始給女寶寶洗陰部時,要注意順序,要從上到下、從前到後清潔。只要用軟毛巾輕輕清洗外部陰 道口就好了,千萬不要洗裡面,弄不好會讓陰部嬌嫩的皮膚受傷。

洗過後,家長切記要及時擦乾水分,讓陰部時刻保持乾淨清爽。最好不要給寶寶的陰部撲爽身粉,因為爽身粉可能和著未擦乾的水氣以及汗液,積累在皮膚的皺摺處,結成小顆粒,摩擦皮膚後可能使嬰兒嬌嫩的皮膚潰爛。此外,由於爽身粉中含有滑石粉,有導致癌症的可能性。(請點擊標題查看:《爽身粉致癌?是誤導還是真相》

4、鼻屎

網友Rebecca:「孩子出生4周了,最近幾天發現孩子經常有鼻屎,嚴重時已經堵住鼻孔的大半,明顯能感覺到孩子很不舒服,呼吸很費勁,這種情況應該如何處理呢?用去醫院嗎?」

袋鼠小課堂:

新生兒鼻腔也會分泌一定量的液體,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鼻涕,尤其是當寶寶嗆奶、受涼、哭泣時,鼻涕的分泌量會增加。當鼻涕不能及時排除,與鼻腔內的微粒和固體物質混合到一塊後,隨著水分的蒸發就會形成鼻屎。

如果不及時清理,鼻屎會越來越干,越來越硬,從而刺激寶寶鼻粘膜,讓寶寶出現鼻子痒痒、呼吸不暢等症狀,因此家長應適時給寶寶清理鼻腔。

袋鼠麻麻支招:

有些家長給寶寶清理鼻屎時,習慣直接用手摳,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寶寶鼻腔粘膜比較嬌嫩,如果硬摳,易引發鼻出血或感染。

如果寶寶的鼻屎較硬,家長可提前往寶寶的鼻子裡滴1~2滴香油(或生理鹽水、橄欖油),讓鼻屎慢慢濕潤軟化後,輕輕擠壓鼻翼,鼻屎會逐漸鬆脫,再用消毒棉簽將其卷出來。家長還可用不燙手的熱毛巾輕敷寶寶鼻部,利用濕熱的蒸汽使寶寶的鼻屎軟化。反覆熱敷多次後,鼻屎會比較容易清理。

對於糊狀的鼻屎,家長可直接用細棉棒將鼻屎輕輕地挑出,清理鼻屎的時間最好選在寶寶熟睡時,以免寶寶因哭鬧、扭頭而受到傷害。

「袋鼠麻麻有話說:

寶寶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異常現象」。但不管是不是疾病所導致的,家長都要學會正確的應對方法才是上策。今天袋鼠麻麻的支招,你學會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4467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