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愉快接受了二寶,只因麻麻們做了這些……

大寶愉快接受了二寶,只因麻麻們做了這些……

想要二寶的粑粑麻麻越來越多,這個時候,除了身體情況經濟狀況,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大寶能接受二寶嗎?

一山難容二虎,一家還是能愉快容納2個寶寶的,只是,粑粑麻麻們要做到這些:

拿出職場上的態度,提前且認真地做一個計劃書,像什麼時候、以何種方式告訴大寶,家裡即將到來一位新成員啦。

要是大寶4 歲以上(含4 歲),可以在告訴其他親戚朋友的時候,一同告訴小傢伙這個消息,

記住哦,關於大寶們對即將到來的弟弟或妹妹有什麼樣的感受,粑粑麻麻必須有一個基本認識。

那些啥啥啥送來寶寶們的童話故事,聽聽就行啦,大寶該怎麼迷茫還怎麼迷茫。

圖畫書呢?看似不錯的選擇,能替你告訴大寶:「弟弟(妹妹)是從麻麻肚子裡來的」,可萬一太實誠,描述了過多的細節,反而適得其反嚇住了大寶。

不妨輕描淡寫一句:「和你一樣,弟弟(妹妹)也是由麻麻的一小部分和粑粑的一小部分結合而來的。」很酷是吧?

可大寶還不到4歲,理解能力有限哎。

那就再等等唄,過段時間再告訴大寶關於二寶的事兒,畢竟,這會的大寶還小,還比較以自我為中心,別指望他能理解「未出生」的寶寶。

麻麻看著肚子一天天大起來,「那什麼時候和大寶說呢?」

重新添置嬰兒房的家具,把大寶小時候的嬰兒床又搬出來,還開始買嬰兒服的時候,嗯,是時候和大寶說了。

當然啦,要是大寶很好奇你的肚子為什麼越來越大了,那就順水推舟,向大寶解釋二寶的事兒。

說清楚了就完事了?

這還只是第一步吶,引導大寶當好大哥哥大姐姐,更重要。

怎麼引導?看看這方面的圖畫書,或者一起看看B超時拍的胎兒照片,都會有所效果。

要是大寶很淡定,不問東也不問西,麻麻就主動點,懷孕的最後幾個月里,想辦法告訴大寶。

所謂承諾,往往都意味著做不到,

小南這麼說的意思呢,是別一時頭腦發熱或為了討大寶歡心,而說出「將來一切都不會變化」之類的諾言,

麻麻們心裡其實很清楚,多了一個娃,不管怎麼樣,都不會和只有一個娃那樣了。

但也不是說就不作為了,至少可以告訴大寶,就算以後有所變化,粑粑麻麻也會永遠愛他……總之,要讓大寶感受到成為一個小哥哥小姐姐之後的積極力量。

就小南的經驗來說,大寶2-3歲,是最讓粑粑麻麻頭疼的——不是很懂事,有點兒皮,有點兒以自我為中心,灰常黏麻麻,還會環境變化灰常敏感,

尤其是,這個年齡段的大寶,很可能會對「家裡多一個新成員」感到恐慌。

怎麼減輕小屁孩的嫉妒心理,需要一點「心機」:

最佳辦法是,儘可能多地讓大寶加入到二寶的準備工作當中,比如說帶他一起去挑選嬰兒套裝和育嬰裝備,給他看看他自己還是嬰兒時的照片……參與越多,破壞力就越少。

至於玩具這種絕對可以再利用的東西,在拿出來給二寶玩之前,儘量提早一些時間,這樣大寶先玩一陣子,再給二寶,小屁孩會滿足很多。

至於大寶學齡前需要進行的常規改變,要和二寶搶時間。

啥意思?就是在二寶出生之前幫大寶完成唄,包括自己上廁所、從嬰兒床換到兒童床、自己換到兒童臥室,甚至上幼兒園等,都妥當了,才能騰出手來照顧二寶呀。

呃,很可能完不成哎……那就咬咬牙,把這些計劃推後到二寶住進家了再進行。

不然,二寶來了,大寶兼顧不了,小傢伙感受到了忽略,久而久之會有一種挫敗感,也就是超出心理調節範圍的兒童的壓力。

本來吧,一家只有一娃,現在又多了一個,大寶們往往容易表現出與年齡不匹配的行為能力退步,

像什麼鬧著要奶瓶、要求重新穿上紙尿褲、莫名其妙地哭鬧、不願意離開粑粑麻麻身邊……

別嫌棄,別抓狂,更別去教訓,這不過是大寶在用自己的方式,來索取更多的愛與關注。

粑粑麻麻要做的呢,首先就是告訴大寶,你們的愛與關注並沒有減少,然後別急著要大寶立刻改正過來,想想自己有時候都會慪氣,何況一個不懂事的娃呢?

所以,就算大寶明明會自己上廁所了,還鬧著要穿紙尿褲,或者個子明明長高了,蓋不下那條毯子了還鬧著要,都隨他們去吧,反正是小鬧騰,滿足之後的大寶,會覺得自己和二寶一樣受到了重視,

既然心理滿足了,小屁孩們就會很快回歸正常。

很多麻麻說,有了二寶,頓時手忙腳亂,時間幾乎都被占據了,有時候真心顧不上大寶,

小南覺得,再忙也要確保每天留出特定的時間給大寶,和以前一樣一起看書,玩遊戲,聽歌,哪怕一起散個步,簡單的5-10分鐘投入到大寶的世界裡,就能安撫好他。

如果二寶睡著了或有別人照顧時,那就去更好地呵護大寶的感情世界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4283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