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寫了有關舌診的文章《掌握辨別基礎疾病的方法,寶寶生病時媽媽才能不慌亂的選對方法》後,就經常有媽媽在公眾號留言問我寶寶出現地圖舌了,怎麼辦?
看見上圖這樣的舌頭,媽媽怎麼可能不著急呢?因為患有地圖舌的寶寶,不僅僅是舌頭有異常,常常還伴隨有其他症狀,比如反覆的咳嗽,或者反覆的便秘,多汗,消化不良等,經常是莫名其妙就生病了。
所以我今天就專文解釋下,什麼是地圖舌,出現了地圖舌後,媽媽們可以怎麼辦。
◆ ◆ ◆ ◆ ◆
什麼是地圖舌
地圖舌是在舌頭表面粘膜突然出現部分舌乳 頭(嚴格地說是絲狀乳 頭)萎縮消失,起初為點狀,逐漸擴大形成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紅色光滑區,好像舌粘膜剝脫掉了一片。在這些剝落掉的舌粘膜周圍則出現角化增生,呈現增厚稍隆起的黃白色邊緣,因此在舌面正常粘膜與病變區粘膜間輪廓清晰,形狀像地圖,故而被稱為地圖舌。
有時候地圖舌只有一片剝落區,有時候卻會出現好幾個剝落區,或是相互融合波及整個舌面。這些剝落區時大時小,形狀和位置都會不斷發生變化。
◆ ◆ ◆ ◆ ◆
地圖舌的形成原因
地圖舌主要是脾胃虛弱導致的。我們的脾和胃是有明確分工的。胃管收納,脾主運化,當胃的運化不足時,吃進胃裡的食物沒有辦法被消化掉,食物積在胃裡會形成積食。而脾是主運化的,當食物經過胃的加工變成食糜進入腸道後,我們的脾會把身體需要的營養物質轉化為氣血,滿足身體的需要。一旦脾虛就會出現脾運化不足的狀況。
當脾和胃都運化不足時,寶寶容易積食,身體不好,不愛吃飯,個子長不高。因為肺氣也是由脾胃所生,脾胃不足的孩子肺氣不足,所以會動不動呼吸道感染。脾胃虛弱,正氣不足,舌質和舌苔都無法形成正常的樣子,天長日久,就變成了地圖舌。
所以要調理地圖舌,就要調理脾胃,健脾開胃、消食導滯,把脾胃的正氣補足。消化吸收一好,胃氣也就旺盛了,地圖舌馬上就會退去。
◆ ◆ ◆ ◆ ◆
寶寶地圖舌了怎麼辦
地圖舌都是寶寶脾胃虛弱到比較嚴重的程度才會出現的,所以那些反覆地圖舌的寶寶需要通過補脾的方法把正氣提升起來,2歲以下的寶寶可以用推拿來提升正氣,2歲以上的寶寶反覆地圖舌則需要用一些健脾養胃的中藥來提升正氣。
霏霏媽媽是我第二期線上推拿課的學生,她的女兒就是反覆地圖舌,因為脾胃正氣不足,霏霏的身體動不動出狀況。我也曾教過霏霏媽媽用推拿的手法幫助霏霏補脾補正氣。但因為霏霏的脾胃虛弱已經比較嚴重了,推拿剛開始效果還不錯,但有時候一停或者飲食稍微不控制,地圖舌又會明顯起來。
於是我推薦她給寶寶吃八珍粉,具體做法是:太子參、白朮、炒白扁豆、芡實各3克,茯苓、山藥、蓮子肉、薏苡仁各9克,把這些材料打成粉,取適量加上適量大米粉、糯米粉,再加入適量的白糖和水,做成蒸糕給寶寶吃。
果然,吃了八珍糕以後,霏霏的舌頭迅速恢復正常。看看霏霏吃了八珍粉一周後的舌頭,不管舌苔還是舌質顏色都很漂亮哦!
大家能想像霏霏沒吃八珍糕之前的舌頭狀況嗎?是這樣的
霏霏媽媽還特意把八珍糕的做法拍了圖片,讓我在公眾號分享。這裡要特別謝謝霏霏媽媽的支持,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八珍糕的做法。
先把太子參、白朮、炒白扁豆、芡實各3克,茯苓、山藥、蓮子肉、薏苡仁各9克混在一起打粉。原本我是讓霏霏媽媽請藥店幫忙打成粉,她跑了幾家藥店,藥店的人都說不能把藥材打成粉狀。於是霏霏媽媽直接買了一台打粉機,自己打粉。
然後把八珍粉與適量米粉、白糖混合均勻,再加入適量水調勻。剛開始的時候霏霏媽媽沒有加米粉和糖,蒸出來的是很可怕的一團,根本沒法吃。
混合糯米粉和白糖以後,再蒸出來的八珍糕顏色就好多了。
然後就可以給寶寶吃了
這一份的量比較大,寶寶食量小,一次吃不完,所以在做的時候,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食量取適量,每次取一至兩勺加適量米粉和糖蒸也可以,重要的是讓寶寶吃進去。
如果一次做的量太大,寶寶吃不完,也可以學霏霏媽媽做成丸子。
堅持吃一周左右,寶寶的地圖舌狀況就會迅速發生改變。即使那些地圖舌特別嚴重的寶寶,吃八珍粉的時間也不要超過2週哦。
有些媽媽特別心焦,生怕寶寶一聽下來又恢復到地圖舌的狀況,這裡我也要特別提醒大家,寶寶的身體是要自行適應環境變化的,再好的藥,再好的方法也不要超過兩週,給寶寶適應環境的時間。媽媽放下焦慮,相信寶寶,寶寶的身體自然會越來越好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4049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