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早教一詞,相信沒有家長不熟悉的,但是說到具體的早教問題,卻很很少有父母有著正確的觀念和方法,甚至還有一部分家長連一些早教的基本常識都不具備,這勢必會對孩子的早教產生負面影響,甚至會對孩子以後的發展造成難以估量的不良後果,所以作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寶爸寶媽們,對於這方面的問題一定要好好的了解與學習。以防對孩子的未來造成不良的後果!關於這種現象。我也為大家總結出來了以下幾個家長必備的早教的常識,希望能夠幫助各位寶爸寶媽!
常識1,早教需要適齡化
早教的形式各種各樣,而藉助專業的機構輔導和教育知識其中的一小部分,理想的兒童早教需要藉助於家庭,社會專業技工,幼兒園共同完成,但是大家必須注意父母才是寶寶最好的早教老師,如果在家父母經常吵架,那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脾氣性格肯定會在暴躁和易怒中發展,同時,因為這個原因,許多國家都在提倡親自早教的原因。
另外,親子早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適齡化早教,但是父母們需要注意了,適齡早教遠不是混齡的早教中心就可以完成的,這裡邊需要父母的親自參與,與幼兒之間形成以互動為核心內容的親子關係。前段時間我去朋友家做客,問起她女兒喜歡爸爸還是媽媽,寶寶直接說媽媽,然後說了一句爸爸經常不陪我玩,其實工作很重要,但是孩子也是很重要的,好了不說這些,關於早教讀物,寶爸寶媽可以去看看貝瓦兒歌或查找一些其他的親子讀物
1-2歲:父母應該營造一些快樂的親子互動,帶領孩子探索世界,認識自我,並且能夠鍛鍊孩子的體魄,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
2-3歲:注重的就是孩子智商和情商的發展,需要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寶寶對閱讀的興趣,這裡還是強調親自互動,另外需要強烈注意的是,不要經常在孩子面前玩你的手機!
3-4歲:鼓勵孩子認知自然及其周圍的社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理能力,反正邏輯思維和創造力!
4-5歲,注意培養孩子探索能力和創造力,提高社會的交往能力,感受周圍的文化,增強其藝術表現力,增進親子感情。
5-6歲:助於鼓勵孩子進行科學的探索,鍛鍊獨立思考能力,提高自主的學習和社會交往能力,為進入小學做準備。
如果大家對上邊有什麼不太懂得,可以隨之諮詢我,另外我組織了一個群,裡邊寶媽會經常諮詢我,感興趣的可以聯繫我的。
常識2:早教不是神童教育
根據百度搜索找出來的資料顯示,在社會群體中,超常和低智力的兒童所占的比例很小,特別在優生政策下,九成以上的兒童都是正常的寶寶。而在家長的希望中,希望孩子「正常發展」的只占三成。說到這個,我就想起了一則笑話,說有種鳥很討厭,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 要下一代使勁飛。很多父母諮詢過我,那些培養超常兒童的機構有沒有用?我想說的是基本沒用,因為父母期望的原因,一些教育機構就打出類似培養超常兒童的口號,這對父母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這種違背規律的方法,自然不會對事物起到良好的方法!如果對這方面不是太懂得,可以隨時諮詢我!
常識3:早教不是越快越好,越早越好。
父母在追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同時,卻往往忽視「過之猶不及」的道理,希望孩子可以一夜之間成名成才。於是早教之風越刮越烈,孩子的負擔也越來越重,但是,只有合適的,才是最好的,一味灌輸和盲目超前,回事孩子對學習產生厭倦,進而影響今後的成長,家長父母們比需要注意了!關於早教的年齡段,上邊都已經說過了,如果還是不理解,大家可以隨時諮詢我!
常識4:早教不是特長教育。
總是有一些父母,將早期教育等同於特長教育,認為學的越多越好。於是聽到了誰家的孩子,能夠認識一千個字,然後逼著自己的孩子學習,這是一種盲目的攀比跟風行為。殊不知的,特長教育一定要等發現孩子的興趣點之後在開始。當孩子處於心智發展的關鍵時期時,給予給孩子灌輸各種知識,反倒會讓孩子不知所措,起到反效果!如果父母在這方面有什麼疑問可以諮詢我!
常識5:早教不只是學習知識
有些父母認為早教就是單純的給孩子找老師上課,提前學習知識。這是及其片面的想法,早教是以情危險,以養為主,養教結合,重在寶寶的品格素養和潛能開發的早期教育,目的在於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的同時,培養孩子的方方面面,例如與人溝通的能力,樂觀的品質等等,而不是單純的知識文化的積累。如果大家有關於這點不太懂得可以隨時諮詢我!
常識6:早教知識不只是讓孩子更聰明
有人誤以為早教教育就是智力開發,因而忽略了孩子全面素質的教育。其實早教的含義包括感知,動作,語言,認知的訓練,也包括生活習慣,自理能力,性格,品德的培養,如果認為早教單純的只是孩子變得比別人更聰明,那就違背了早教的初衷。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