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寶寶斷奶後瘦了一圈,營養也跟不上,如何讓寶寶在斷奶後也能養的白白胖胖,營養跟得上,成為很多媽媽關心的話題,以下5個方法媽媽來學習!
1、斷奶要在寶寶能適應各種輔食後 在寶寶斷奶前,一定要保證寶寶已經能適應各種輔食,雖然配方奶也要喝,但輔食的營養不能少。有的媽媽直接給寶寶吃跟大人一樣的輔食也不對,寶寶腸胃功能脆弱,大人的食物對寶寶而言無論是油鹽還是形狀都不適合,寶寶要低油少鹽而且因為咀嚼功能弱要用輔食機弄碎才能方便咀嚼和消化。可以在嬰兒已適應的各種輔食的情況下,逐漸添加新的食物品種,並且逐漸將嬰兒食物從流質、半流質轉變為固體食物。 4~6個月:4個月是嬰兒最早添加輔食的月齡。一天喂一兩次大米(糙米)和水以1︰10的比率煮爛剛開始不要太計較量,如果孩子不願意吃,那就停1-2個周再喂。 6~9個月:這個時候的寶寶可以吃一些稀粥、爛飯、菜泥、果泥等。輔食可以安排在早晨10點,下午2點各一次(奶粉一天四次)開始放一種東西熬成粥,慢慢可以放2~3種材料。豆腐、奶酪、酸奶、柑桔等,肉要以精肉為主,蔬菜要煮爛。 9~12個月:輔食提供給9個月以上寶寶的熱量可以占一天熱量的60%以上。輔食可以一天三次。蔬菜,肉,香蕉,麵條等都可以嘗試。12個月前食物中不要放肝臟需要進行咀嚼吞咽塊狀食物的練習,鼓勵孩子自己用勺子,每天奶粉量維持在600ml以上為好。 具體可參照之前輔食添加的相關文章。
2、斷奶後控制寶寶的進食次數和進食時間 一歲的寶寶每日4-5餐,早、中、晚三餐再加上下午三點的點心或水果。如果寶寶食量小,可以在上午九時左右加一次點心。至於每餐的量,應特彆強調早餐「吃得飽」。因為小兒早晨醒來,食慾最好,應給以質量較好的早飯,以保證小兒上半天的活動需要。午飯量應是全日最多的一餐,晚餐宜清淡些,以利睡眠。 3、固定在一個位置喂食寶寶 固定吃飯的位置能讓寶寶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可以找個系帶子的座位把孩子放在上邊固定好,選擇固定的位置固定好喂事,這樣可以讓孩子吃飯時不散漫。 4、不要吃剩飯菜,現做現吃。 剩飯菜沒有營養,對寶寶身體也不利,現吃現做能夠做到儘量保持食物的新鮮和味道。烹飪的食品在冰箱放兩天以上就不能吃了,而且冷凍後的食品味道也會發生變化,要根據食品的特點選擇合適的保管方法。蔬菜粥比水果更容易變質,只可以保管一天,水果可以保管3天。
5、不要過飽或者喂不飽 一歲寶寶食量大概如下: 糧食:可以為大米、麥片、饅頭等。共需100克,隨著年齡的增長漸增。 肉、魚類:豬肉、魚肉、雞肉等。每天50-75克,不同品種,輪換使用。 蔬菜:除了口感硬、不利消化的蔬菜,其他蔬菜都可以交替給寶寶食用。每天至少占50%,一日總量為50-75克。以後日漸長大,量應增到100克。 豆製品:每天25克左右的豆腐或豆腐乾。 雞蛋:每天1個雞蛋。煮、蒸、燉、炒嫩蛋均可。 配方奶粉:每天500毫升左右的配方奶粉。 水果: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水果不可以代替蔬菜。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幫助!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