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帶孩子去旅行,可惜80%的家長不懂!

很多父母熱愛旅行,但是卻不喜歡帶著自己的寶貝去,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無非是以下幾點:

1. 孩子記不住。寶貝太小了,看什麼也是白看,反正他記不住,帶去了也只能浪費金錢和精力,索性就不帶了。

2. 好危險。寶貝出門容易生病,更何況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一旦病了父母也只能幹著急,寶貝也吃不慣玩不好。

3. 太麻煩。一旦帶寶貝出門,各種「裝備」都要準備齊全,本身旅遊就已經很累人了,再惦記著寶寶,肯定就玩的不盡興了。

但是這些所謂的理由真的能站住腳麼

第一個說法是很多父母的共識,不僅老一輩的父母這麼想,很多「新鮮」爸媽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這也僅僅是父母的想法,和中國式教育最核心的問題一樣,沒有從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出發考慮問題。

很多事情並不能以是不是有用來做判斷,比如孩子去玩沙子在一些父母看來就是沒用的,但是彈鋼琴卻有用,和小夥伴躲貓貓就是沒用的,但是去補習班就是有用的,過家家是沒用的,下圍棋就是有用的…等等不勝枚舉。

如果只是用這個方式進行考慮,旅行本身就是個沒有用的事,畢竟只是「玩樂」,沒有證書、沒有分數、不能算得上特長,那為什麼要花費時間和精力以及金錢去旅行呢?

孩子成長過程中,語數英的知識,鋼琴美術體操的技能,這些是硬功夫;性格、情操、眼界、心理等等,則是軟實力。就像一台電腦,硬體固然重要,核心競爭力其實是軟體。軟實力,是最重要、最核心、最能影響發展、最能營造幸福人生的關鍵因素。

第二個讓父母帶孩子出門的阻礙就是怕危險。旅行必然伴隨著意外,存在風險。身在異地,飯菜很可能不合口,錯過班車也時有發生,磕磕絆絆在所難免,甚至生病、縫針也要有心理準備。但是,這不正是旅行的一種回憶嗎?只要不去過於危險的地方旅行,讓孩子在旅行的磕磕絆絆中學會堅強、學會處理困難,這樣孩子才能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成熟與成長。

而這就是旅行的意義,一個無法替代的成長課程。每一個帶著孩子出門旅行的家長都會驚訝的發現,在短短的一段旅程過後,孩子有明顯的改變,而這就是旅行的魅力和魔力所在。

最後,如果是因為嫌麻煩而不帶孩子出門,這樣的想法才是最不可取的。旅行是一個家庭增強凝聚力的最好時機。平時父母都忙於工作,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搞得焦頭爛額,分不出時間來享受親情、陪伴孩子。而在旅程之中,父母將和孩子共度一個完整的美好時光,沒有工作的牽絆、沒有生活的瑣碎,這是多麼甜蜜和愜意的事情啊。

當然,如果在旅行之中還要牽掛著工作,不斷地查收郵件、甚至電話會議、為了工作發著微信,確實會覺得帶著孩子出遊十分的麻煩,但這並不是孩子的問題。真正的問題出在父母身上,要改變的,也是家長的做法與心態。

培養多元價值觀Values

談到旅行的好處,很多人會提到,鍛鍊孩子的獨立性、自主性,學習多種文化的知識等等。的確,這些都是帶孩子旅行的好處。但是,其實還有另外一種好處,那就是孩子多元價值觀的建立。

人的一生之中,有一個特別特別大的敵人,需要我們去消滅。它的名字,叫做「狹隘」。狹隘,對於一個國家,會造成閉關鎖國;對於一個民族,會造成夜郎自大;對於一個人,則會造成自以為是。而這三個層面的結果呢,則是落後,則是狂妄,則是愚昧。

那麼,怎麼讓孩子擁有多元價值觀呢?一是閱讀,二就是旅行。讀萬卷書,不能死讀,那是呆子;行萬里路,也不能白行,那是販夫。讀書,要學會思考,旅行,也要深度旅行。兩者結合,才會真正發生作用。

培養多樣世界觀World outlook

旅行,是一種最好的、最直觀的方式,讓我們看到真實的世界,真實的生活。很多時候,我們習以為常、司空見慣的東西,其實並不是天然就該如此的。

旅行,就是讓我們知曉,離開我們居住的地方,五十里、五百里、五千里之外的地方,那裡的山是什麼樣的,那裡的水是什麼樣的,那裡的房子是什麼樣的,那裡的人是什麼樣的……最關鍵的,則是那裡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的。

同樣,在德國鄉村的清晨,可以看到濃密的玫瑰拱廊下,一位白髮老人,手捧一本厚厚的書在閱讀;在尼泊爾,可以看到居住簡陋、穿著樸素的人們,每天早上起來,帶著滿足的笑容,去拜神和祈禱;在日本,你可以根據列車到達的時間,來校正自己的手錶;在法國,你也會預約了一位司機,遲到一個小時,還溫柔跟你說別著急;在巴黎,你會看到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聊天一邊罷工的空姐……

這些,就是不同地域、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風俗的人們的真實生活。這些,所有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來自對方的動作,對方的眼神,對方的內心的交流,都是無法在家裡可以體會到的。

培養多重人生觀Outlook on life

旅行,還讓人知曉生命形態的多樣性,人生無窮無盡的可能性。生命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它的多樣性,在於它有著無窮無盡的可能性。

生物,有數以億計的形態,僅僅螞蟻就有15000種以上,而人的生命,短短的幾十年里,也應該有著無限的可能。出去旅行,正是知曉生命中這一秘密的最好途徑。很多人,在旅行之中,發現了人生的真諦,尋找到了自己心靈所屬。

有好,有壞,有熟悉,有奇怪,有理解,有費解。任何地方,都有其美麗和醜陋;就如同任何的一個人,也都有其可愛和不足。

我相信,很少人在壯美的雪山腳下,會感受不到自然的偉大、生命的渺小;而也很少會有人,在開闊了眼界,壯大的胸懷之後,還會斤斤計較、睚眥必報。

當一個人,知道了生命的不同活法之後,就不會變成一個只會賺錢的機器,就不會只認為某種生活方式是最好的,就不會只聽命於一個聲音,就不會只做別人告訴他應該做的事……也就是說,他開始成為一個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見解、有自己的尊嚴、有自己的追求的四有新人了。

當一個人,在旅途中看到各式各樣的生活,自然會思考,別人為什麼要這麼活,我自己應該怎麼去活。旅途所遇與內心的所思結合起來,明亮了眼眸,充盈了精神,體驗了生命,改變了人生——這就是旅行最偉大的意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3366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