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養孩子,會越來越笨?12 招讓你的孩子越來越聰明!必須行!
清清最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我覺得我們做父母的都挺貪心的,哈哈,為什麼 這麼說呢 ?
比如:在媽媽們懷孕的時候會想,不管是男孩女孩只要健康就行,如果生出來孩子是健康的,
就希望如果孩子能長的漂亮點就更好了,如果孩子稍微大一 點,一看孩子真的很漂亮,就渴望著孩子能聰明點,
孩子聰明了就奢望著孩子能聽話點,父母總是隨著孩子的成長要求也越來越多 。這樣真的好嗎 ?
你先問問自己是 不是個完美的父母,如果不是你憑什麼要求你的孩子如此的完美 ?
事實上,很多父母都可能在無意間充當了「巫婆」的角色。說孩子「真笨」是一些父母的口頭禪,說的時候甚至帶著愛意。
可是,孩子接收到的就是「笨」的信息;有 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們經常有意無意地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
「你看人家明明多聰明!」「王阿姨家的女兒都能用英語和老外對話了,她比你 還小呢。」……有時,父母在朋友、外人面前表現謙虛,
「我兒子不行,很笨的。」「這孩子很沒腦子的」 。
孩子整日被淹沒在如此大量的負面暗示里,怎麼能不真心實意地相信自己真的很笨?
當孩子因為上述種種原因,深信自己的腦子很笨、學習能力很差的時候,他就會產生嚴重的自卑感和自我懷疑,他的潛意識就會產生「保護作用」,
拒絕新的資訊進入記憶庫,來保護主人的信念是對的。結果就真的成了「學什麼都學不會」的笨孩子。
1、給孩子定下達不到的目標,只會一再的傷害孩子的自信!
孩 子明明只是中游偏上的成績,父母非得要求孩子考前幾名,按照自己的想法給孩子安排了一堆學習任務,孩子根本做不到。
這些家長不考慮孩子的心理和智商發展情 況,一味分派學習任務,又不做任何講解,結果孩子永遠不知道該怎麼學,每次嘗試都失敗,很少能體驗到「贏」的感覺。
這樣,不用家長說,他都會覺得自己很 笨。
2、大量的負面暗示,讓孩子永遠失去了自信!
事實上,很多父母都可能在無意間充當了 上面故事中「巫婆」的角色。說孩子「真笨」是一些父母的口頭禪,說起時甚至帶著愛意。
可是,孩子接受到的就是「笨」的信息。比如,當別人誇獎孩子時,父母 會謙虛「哪裡,我這孩子笨死了,系個鞋帶都不會」,
望子成龍的父母有意無意地拿孩子與別人相比,「你看人家梅梅多聰明!」久而久之,孩子怎麼能不真心實意 地相信自己真的很笨 ?
3、過早的知識啟蒙,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
一些「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父母,積極地對孩子進行超出其年齡階段的智力開發。孩子雖然也能靠鸚鵡學舌的方式死記硬背下來,
但並不理解,所以往往並未能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反而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學習壓力,降低了對學習的興趣,挫傷了自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你希望孩子越來越聰明、越學越愛學,不要再盲目教授知識,而是應該把激發、呵護、提高孩子對學習活動的興趣放到每日日程上。
一旦孩子自己有興趣了,自己都會找方法學習。
說了這麼久,那怎樣才能讓孩子越來越聰明?
1、讓孩子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當孩子獲得成功,體驗到快樂時,大腦里會釋放出「腦內嗎啡」,這種化學物質會驅使孩子很想重複這一經驗。
對孩子而言,每一次成功,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而這樣一次次的成功體驗,會讓孩子信心十足,動力十足,自覺向下一個更高的目標邁進。
2、教導孩子如何關懷他人
快 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
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 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
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 樂。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教導孩子如何應對需要解決的問題
從學會繫鞋帶到自己過馬 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當孩子發現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
當他遇到阻礙時,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無法拼好一 塊拼圖時,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確認他的問題;讓他描述他想到的解決方式;
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決定讓他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確定他能獲 得需要的協助。
4、支持孩子的探索精神
每一次探索都是學習的機會,而且,父母們不要給孩子設定太高的目標,要為孩子找一顆矮點的蘋果樹,讓孩子踮起腳就能達到。
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興趣。才有學習的熱情,才有堅持不懈的原動力,才能自覺學習並快樂著。
5、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乾淨,乾脆自己再擦一遍;
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 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
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 康或安全有關嗎?」
「想像10年之後,這件事還有這麼嚴重嗎?」如果答案是No,那麼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6、有創意的讚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讚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
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保安叔叔說 早安,真的很有禮貌 。」不過,讚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
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 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7、告訴孩子,失敗了沒有關係
當孩子失敗時,不要擺出憐憫的態度,也不要唉聲嘆氣,更不能責罵孩子。你要讓孩子明白,失敗是人人都可能碰到的,取得成功的人就是在失敗中吸取教訓,繼續努力的。
應該說,父母允許孩子失敗,就是對孩子能夠成功的一種信任。
8、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
美 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課程。
所有的孩 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像力無拘無束的發揮,讓他們可以悠閒的看蜘蛛織網、
研究螢火蟲如何發光……以他們自然的 速度去探索他們所好奇的世界。也許,有時你也該放慢你的腳步,拋開你的行程表,跟著孩子的節奏享受生活。
9、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儘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10、鼓勵他多戶外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
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11、常常擁抱,用心聆聽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
對於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沒 有什麼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隻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儘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
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
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 佳的傾聽時刻。
12、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分、給他表演的舞台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扎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
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塗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
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奏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每個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們機會表現一下?如果他們喜歡說故事,鼓勵他多說故事給你聽。
如果他對數字很擅長,帶著他去逛街,讓他幫你挑選價格便宜的東西。當你能欣賞孩子的才能,並表現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
每個孩子都是上帝派來的天使,每個孩子都是宇宙的中的天才,但是有些家長把孩子從一個天使養成了一個魔鬼;把一個天才培養成了一個笨蛋 !
還天天說怎麼生了你 這樣一個孩子,親愛的爸爸媽媽們,多增加自我修養,就算不能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你認為的天才,也千萬別因為你的無知拖了孩子的後腿,
那樣後悔的是你!如果你 按照前面的三點去做,你的孩子就會越來越笨。想要孩子變聰明就多看看後面的12點吧!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只要你認真的用心的付出努力了,孩子一定會還給一 片屬於他的蔚藍的天空!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