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網特稿》何時,我們的「官方」才能不「只報喜不報憂」?2012年世界愛滋日之際,你們說「母嬰傳播是15歲以下兒童感染愛滋唯一途徑」,2013年你們說「切斷愛滋病母嬰傳播並不是烏托邦式理想」,2014年你們說「某市預防愛滋病母嬰阻斷成功率百分百」,然而2015年新年伊始,滿眼都是:「福州5歲女童染上愛滋病,為國內最小愛滋感染者」、「疑因手術輸血感染愛滋病毒」、「愛滋女童:媽媽、我很痛、針拔了、我不想活了」……最可怕的不是不幸,而是何時我們的「官方」不把一個調查一拖四年,何時不在被質疑調查慢的時候回應一句「那你來吧」……如果今天女主播回應「官方的回應」,只有四個字:要你何用?
「媽媽,你把我的針拔掉,我死了算了。」當5歲女童毛毛說出求死念頭時,媽媽曾桂香幾乎哭暈過去,所有人像是被擊中,是什麼讓5歲的孩子擔起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誰來為毛毛的悲劇買單!
據了解,2010年5月,女童毛毛在做心臟病手術時輸血,9月卻被檢測出已經感染愛滋病毒。福建省衛計委成立的調查組向毛毛媽媽「承諾」,最遲2014年底出調查結果。可過了信訪回復日期,毛毛家人也未收到調查組任何回復。2015年毛毛媽媽再次找上門,得到的答覆是「調查複雜,還需論證」,在被質疑「辦事效率低」後,負責協調調查的衛計委人士卻反問:那你來做我的工作吧!
一句敷衍的話將女童輸血感染愛滋病事件推向風口浪尖,輿論四起,一時難以平息!
官方「姍姍來遲」調查結果確認為輸血感染
在各方輿論的強烈關注下,福建官方「姍姍來遲」,但終究還是對外通報情況:調查組專家認為毛毛因輸注「窗口期」而感染的可能性極大。這是信訪答覆書上提及的「調查結果」。可在與毛毛家人面對面溝通時,各涉事單位人員卻均默認,確為輸血感染。
一開始,醫院表示院方用血是福建省血液中心提供的,用血檢測標準是符合國家要求的,他們認為醫院沒有責任。
福州地區臨床用血供應單位是福建省血液中心。「當時血液檢測都是合格的。」福建省血液中心質量管理部負責人表示,不排除供血者存在愛滋病毒感染窗口期的可能,「窗口期是世界難題,檢測不出來,但是會感染的,這個是機率問題。」
何為世界性難題——「窗口期」
窗口期指的是從愛滋病病毒進入人體到血液中產生足夠量的、能用檢測方法查出愛滋病病毒抗體之間的這段時期。當獻血者感染病毒而尚未發病、處於潛伏期時,血液中已有病毒血症但無症狀和抗體產生,在輸血檢查中便難以發現,但處於窗口期的感染者同樣具有傳染性。世界衛生組織明確表示愛滋病窗口期為14至21天。
也就是說,毛毛被一個世界性的「機率難題」擊中?
新聞、微博、論壇、微信等平台相關信息較多,且對福建省衛計委的相關應對表示不滿。從1月10日9時至1月12日12時,輿情總數40303條,其中新聞653條、博客211條,論壇487條,微信417條,微博4064條,微博占比69.7%。輿論的聲音都提醒了我們什麼?
一、請社會不要再傷害這個無辜的孩子了
可否以此為契機,為那些遭遇相似的患者建立救助機制?毛毛太可憐了,本來是心臟手術為了得到一個健康的未來,誰知卻進入了另一個深淵。來自親友的歧視、家庭的經濟困境、病痛的折磨,請社會不要再傷害這個無辜的孩子了。
因輸血不幸染上愛滋病病毒,這或許是可怕的浩劫。無論當事人還是當事人家屬,都有權表達憤怒,乃至釋放極端的情緒。對此,醫療機構不可認為這是道德勒索,更不可表現出厭惡乃至報復性的情緒。
二、「請不要利用獻血,做 愛滋病檢查」
請獻血者不要為了檢測而獻血,更希望有高危性行為者主動放棄獻血,這既是對病人負責,對社會負責,更是對自己的良心和道德負責。愛滋病已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青少年感染者的感染數量在逐年上升,男男性行為人群感染愛滋病病毒的比例不斷升高,如果其中有人獻血,將使「窗口期」血液感染疾病的風險大增。
三、科普「窗口期」,儘快嚴格規範采血用血機制
窗口期是世界難題,現在的檢測技術已經把窗口期縮短了很多,但是還是存在。強烈建議實行無償獻血實名制,嚴格限制獻血條件,對問題血液的捐獻者進行事後追責,從源頭上杜絕此類悲劇的發生。另外,病人簽了輸血的免責協議,按「契約精神」來說醫院確實不應該負責,但「契約精神」的前提是醫院的采血用血是規範而絕對安全的。督促完善法制,否則都是徒勞,治標不治本。
四、官方回應有違情理態度決定一切
雖然一個工作人員的「那你來吧」並不能代表所有的「官方」,但是只有在現有環境中,各級公務人員並不是真正為人民服務,才會有如此懈怠之態度。女主播還是那句話,如果每個人都能做這份工作,要你何用?
總的來說,最無辜的就是毛毛,無論是誰的過錯,事實是給小孩子造成物質、肉體和精神上的損失,根據權利義務相當、風險損失平衡原則,家長、醫院和血液中心三方都有公平責任,不拋棄不放棄!要盡一切努力進行人道主義援助!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