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媽,我家熊孩子一天到晚不聽話啊,除了給我惹事,就是髮小脾氣不理我,有時候真想衝上去一頓爆K,但一想也是新時代的文明家長,怎好用這傳統的教育方式,可是心裡又煩的很,能不能出個高招啊!」
這是昨天晚上一位粉絲在後台的留言,心裡的委屈、煩躁溢於言表,優媽也特能理解,可在後面的溝通中,優媽終於發現了他的問題。先看看她列舉的寶寶(5歲,幼兒園中班)的劣跡吧:
1.早上,這孩子總是磨磨蹭蹭,穿個衣服就得10分鐘,還經常撒嬌說:「媽媽,我不想上學了!老師同學都是壞人!」洗漱、吃早飯都要給他遞到手裡,塞到嘴巴,就這樣還總嘟著嘴,有好幾次到了幼兒園門口,竟哭著又跑回來抱住我,好說歹說才送下,幾次上班都遲到了,真是氣死了!
2.晚上回家,吃完飯、收拾妥當,終於可以安靜的看會書、學學習了,可這熊孩子在客廳看電視的聲音也太大了,吵得我真想去踹他兩腳。
3.快11點了,大家都洗漱完畢準備睡了,可這臭小子竟然精神的很, 不是還在看電視就是玩手機,絲毫沒有睡的意思,你生氣的關上電視、奪下手機,催促他快去睡覺,換來的絕對是一聲大大的「不!」「我不困,我再玩會!」在得不到肯定答覆後,總是那句「你這個壞媽媽!」或是乾脆哭鬧不止,真是分分鐘崩潰啊!
看起來熊孩子確實夠可惡的,但仔細想想,其實根源還是在這位媽媽啊!
表面看起來,令你煩躁、暴怒無不是熊孩子淘氣、任性、不聽話所致,但仔細想想,只是孩子的行為影響了你滿足自身需求的權利!看吧,早晨嫌他磨磨蹭蹭,無非是因為他影響了你上班;晚上看電視,也是影響了你看書;最後的不睡覺,不還是影響了你休息嗎?
所以,令你難受的只是自己的需求沒被滿足,而並非孩子的不聽話,孩子的行為只是導火索而已。
那面對這些問題,爸媽應該如何做呢?
一、保持一顆平常心
這真的太重要了!但能做到的父母真的是太少了,為什麼?孩子的不聽話可是觸動了自己的利益啊,動了自己的奶酪啊,怎能保持一顆平常心!
但優媽要說,孩子不聽話時你的態度尤其重要,而要想練就這時的定力,就需要平時對孩子要有耐心,要容得他們犯錯誤、磨蹭、甚至和你對抗,明白教育孩子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條很長的路,大刀闊斧、一氣呵成的是工作,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才是真正的教育。
二、找找自己的原因
早上不起、晚上不想睡,孩子這些習慣是他天生的嗎,不都是在成長過程中慢慢養成的嗎,作為父母是不是該找找自己的原因,檢討一下是否自己的作息習慣影響了孩子。你明明就很晚睡,也從沒給孩子定好幾點睡的規矩,只是在自己需要早睡早起的時候想起這茬了,也要這樣要求他了,畢竟,孩子的適應能力無法與成人相比。
所以,先做好自己,給孩子做好表率,那時再去要求他,給他講道理,會更有說服力。
三、給孩子足夠空間
其實,很多孩子(特別是6歲以下)並非真的不聽話,要和家長對著干,他們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明明昨天晚上說的好好的早點起,早上又食言,是因為他昨晚只為了纏著你講故事,對你的要求只是口頭上答應,根本沒走心,如果因為這個和他生氣真的犯不著。
你要明白,孩子都很喜歡自己的小世界,樂於沉浸其中,它可能是動畫片、遊戲,也可能是一隻蛐蛐,一隻倉鼠。這時候要做的絕不是強迫他離開他的世界,而是給他充分的空間、充足的時間,讓他沉浸其中,享受快樂。當然,這個時間和空間是有限制的,當超出後就要告訴他結束了,要按規矩來了,明天可以繼續,今天必須睡覺或干別的。
四、學會傾聽
一說傾聽,許多父母就會說:「我們願意聽他說啊,可熊孩子就是不願意說啊!」
好吧,舉個例子,孩子對你說:「媽媽,明天就周五了。」這時候你應該怎麼說呢?這要分析孩子的真實意思,明天就是周五了,晚上就可以休息了,就連大人都對周五有著特殊的好感,何況天性愛玩的孩子。所以千萬別說:「對哦,明天早點起哦,好好聽講!」他都快聽吐了好嗎,你應該感同深受的來句:「是啊寶貝,晚上就可以好好放鬆下了,你開心嗎?」
猜猜他會怎麼回答。
五、轉移興趣點
想要孩子改掉身上的壞毛病和不良的生活習慣,就需要父母培養他新的興趣點和興奮點,當然,這個點一定是健康的、良性的。用晚上半小時的運動、一小時的圍棋或者畫畫代替一直坐在電視機前,用睡前你與他交替講故事代替玩手游,只要找准他的興趣點並慢慢引導轉變,他一定會乖乖執行的,因為這是他感興趣的,他得到了真正的快樂!
優媽說
孩子不聽話,其實是爸媽沒真正走進他們內心,試著學會這15個字:不著急、看自己、給空間、認真聽、多引導。相信你會看到他的進步!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