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的差別令人震驚!
史丹福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過去的10年里,和她的團隊都在研究表揚對孩子的影響 。
他們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做了長期的研究,這項研究結果令學術界震驚 。
1、孩子對表揚或鼓勵有多敏感?
首先,讓孩子們獨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拚圖任務。研究人員每次只從教室里叫出一個孩子,進行第一輪智商測試 。
測試題目是非常簡單的智力拚圖,幾乎所有孩子都能相當出色地完成任務 。
每個孩子完成測試後,研究人員會把分數告訴他,並附一句鼓勵或表揚的話 。
研究人員隨機地把孩子們分成兩組,一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關於智商的誇獎,即表揚,比 如,「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 。
」另外一組孩子得到是一句關於努力的誇獎,即鼓勵,比如,「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 。」
為什麼只給一句誇獎的話呢?對此,德韋克解釋說:「我們想看看孩子對表揚或鼓勵有多敏感 。
我當時有一種直覺:一句誇獎的話足以看到效果 。」
2、被誇獎與被鼓勵,接下來的行為大不同
隨後,孩子們參加第二輪拼圖測試,有兩種不同難度的測試可選,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參加哪一種測試。
一種較難,但會在測試過程中學到新知識。另一種是和上一輪類似的簡單測試。
結果發現,那些在第一輪中被誇獎努力的孩子中,有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
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則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任務。由此可見,自以為聰明的孩子,不喜歡面對挑戰。
為什麼會這樣呢?德韋克在研究報告中寫道:「當我們夸孩子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
」這也就是實驗中「聰明」的孩子的所作所為:為了保持看起來聰明,而躲避出醜的風險。
3、測試繼續進行,差別越來越大
接下來又進行了第三輪測試。這一次,所有孩子參加同一種測試,沒有選擇。
這次測試很難,是初一水平的考題。可想而知,孩子們都失敗了。先前得到不同誇獎的孩子們,對失敗產生了差異巨大的反應。
那些先前被誇獎努力的孩子,認為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德韋克回憶說:「這些孩子在測試中非常投入,並努力用各種方法來解決難題。
好幾個孩子都告訴我:『這是我最喜歡的測驗。』」
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認為,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聰明。他們在測試中一直很緊張,抓耳撓腮,做不出題就覺得沮喪。
第三輪測試中,德韋克團隊故意讓孩子們遭受挫折。接下來,他們給孩子們做了第四輪測試。這次的題目和第一輪一樣簡單。
那些被誇獎努力的孩子,在這次測試中的分數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誇獎聰明的孩子,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卻退步了大約20%。
德韋克一直懷疑,表揚對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這個實驗的結果,還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
她解釋說:「鼓勵,即誇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
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反之,表揚,即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
在後面對孩子們的追蹤訪談中,德韋克發現,那些認為天賦是成功關鍵的孩子,不自覺地看輕努力的重要性。
這些孩子會這樣推理:我很聰明,所以,我不用那麼用功。他們甚至認為,努力很愚蠢,等於向大家承認自己不夠聰明。
4、多鼓勵,少表揚
德韋克的實驗重複了很多次。她發現,無論孩子有怎樣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誇獎聰明後遭受挫折的失敗感。
男孩女孩都一樣,尤其是好成績的女孩,遭受的打擊程度最大。甚至學齡前兒童也一樣,這樣的表揚都會害了他們。
鼓勵通常是針對過程和態度的,「爸爸看到你這學期的努力,為你驕傲!」表揚通常是針對結果和成效的,「爸爸看到你成績提高,為你高興!」
多鼓勵,少表揚;多描述,少評價,可以避免孩子被表揚「綁架」,或因輸不起而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一張表:教我們如何鼓勵孩子
如何正確的鼓勵孩子?
首先,心理學中的激勵一般分為兩種,內在和外在的。有研究統計結果表示,外在激勵如果過度,會打擊到內在的動力。
比如,如果寶寶本來就很喜歡學數學,結果媽媽說,考到100分給5塊錢零花錢。一兩次之後寶寶本身想要自發主動學數學的動力會減弱,對外部激勵產生依賴。。。。
所以說,讓孩子自主選擇非常重要,這樣孩子會將此定義為自身的決定,從而更有動力去做。比如問他:你想先洗碗還是先收拾屋子。
別亂給外在獎勵。除非寶寶對某件很重要的事情一點興趣都沒有,只能通過不停給予外部激勵,直到培養出他自身的興趣為止。
還 有。。。。鼓勵和激勵孩子,一定要根據寶寶自身的能力狀態決定。太難的題和太簡單的題都不會引起孩子的興趣。
太簡單的完成度太高,沒有挑戰性;太難的容易 造成挫折感,打擊自信心。
只有剛剛好適合他當下能力水平,讓他能進一小步探究的情況,才會讓寶寶達到最大程度的被激發的狀態。
另一方面,失誤會打擊寶寶的積極性。
成功一般來自兩個方面: 內在能力和外部環境。
這個時候,如果寶寶被打擊了,得告訴寶寶,這個是因為這次外部條件有意外,不完全是寶寶自身能力的問題。
如果寶寶非常成功,得告訴寶寶,可能是題目太簡單,別的同學生病等等,所以才考了第一,別讓寶寶太自滿,以為自身能力達到一個高度,沒有必要接著進步。
這時候是不是應該找個稍微有難度的題目去打擊一下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2402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