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寶腸道健不健康,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觀察排便
便便呈現寶寶腸道健康狀態,家中寶寶的大便正常嗎 ?
別忽略食物殘渣排泄物~寶寶便便的重要性喔!!寶寶腸道健不健康,最簡單的觀察方式,就是看大便的性狀、顏色及排泄量,便便與腸道健康息息相關,也是呈現哺乳媽媽,平日飲食型態的指標之一,以下介紹讓您知道該如何觀察,才能了解寶寶大便正不正常?
喝母乳的寶寶大便的性質
喝母乳的寶寶,在頭一兩個月的大便,通常是稀稀水水、帶一點黏液、有一點顆粒、有一點酸味、甚至一進食就解。這是因為母乳中,含有豐富的乳糖,會被腸道中的乳糖脢分解吸收,部分沒被分解的乳糖,在腸道中發酵產氣,刺激腸蠕動,產生水稀狀的大便。這是正常的大便,不是腹瀉。有的寶寶會一直維持這樣的大便情況,直到添加固體食物時,才比較成形。但有些寶寶的大便情況,在一、兩個月後,反而變成三、四天才解一次,通常仍是軟便。最久甚至可以一、兩個禮拜,才解一次軟大便,這並非便秘。只要寶寶沒有腹脹、嘔吐,或哭鬧不安,體重有增加與小便量都很正常的話,就可以不用太擔心。
寶寶大便有血絲情形
最常見的原因為肛裂(肛門口粘膜破皮),用溫水清洗肛門口或在肛門口周圍塗上凡士林,可促進傷口癒合。如果換成配方奶餵食,有可能使大便更硬,肛裂更厲害。 急性腸胃炎也可造成血便,通常合併有大便惡臭,黏液、膿液增加,若持續哺乳,可促進腸粘膜的恢復。
寶寶的腸道發炎,出現血便情形
如果寶寶的腸胃道,會對牛奶蛋白過敏,當媽媽進食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質可能會經過母乳給寶寶,造成寶寶的腸道發炎,而出現血便情形。通常要請媽媽停喝牛奶,症狀即可改善。如果換成配方奶餵食,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血便可能更厲害。
寶寶若有腸套疊,大便中會混有血液
要注意腸套疊的情形,一般最常發生於6-15個月最多,寶寶的大便中會混有血液,像草莓果醬一般,並且有一陣一陣,與平常不同的哭鬧方式。
肝炎、先天性膽道狹窄或閉鎖等疾病,大便呈灰白色或淡黃色
若寶寶大便呈灰白色或淡黃色,屬於不正常狀況,這可能是膽汁分泌有阻礙;原因可能為肝炎、先天性膽道狹窄或閉鎖等疾病,使膽汁無法順利排出於腸管中,應立即帶寶寶回診就醫。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嬰兒大便卡
提供給媽媽們參考,若出現如圖1-6號,屬不正常糞便現象,須儘速就醫。
若經由上述處理情況未改善,血便量多、合併有發燒、腹脹、寶寶活動力、精神不佳、臉色蒼白狀況,儘早尋求小兒科醫師診治。 刺激性的飲料(可樂,咖啡,茶),哺乳媽媽要少喝,可以減少嬰兒的稀便。 如果真的腸胃炎,不要停母奶,繼續餵食(不減量)。若小便量減少表示吃不夠,可以加奶量或補充電解水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2225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