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不長個了!體重也不達標!可是也沒有其他症狀,這個時候應該看什麼科?掛什麼號呢?我們怎麼才能知道寶貝哪裡出問題了?今天給大家普及一個平時可能關注不多的科室:營養科。
寶貝什麼時候該看營養科?提起兒童營養科,很多家長問:「什麼時候看營養科呢?那小豆芽和小胖墩都應該來看營養科吧?」沒錯,體重與營養緊密相關,如果身高體重不達標,或者體重超出正常生長範圍過多,那麼家長就應該高度注意了。
營養科是做什麼的?美國幾乎所有醫院都有營養科,臨床營養醫師與其他醫護人員協作,進行全面的醫護管理,一般美國營養醫師與患者的比例約為1:50,規模越大的醫院,營養科的隊伍也越壯大。營養科不僅僅是告訴你「別吃這個那個」那麼簡單。更多的是告訴你怎麼吃、吃什麼好。尤其在兒科營養中,很多食物對寶貝的生長發育都是利大於弊,所以在考慮迴避某一種食物之前,需要營養醫師對寶貝的飲食、生活習慣、睡眠情況等做全面的評估,從而決定如何給出最恰當的膳食和營養補充建議。
營養科與其他科室「不一樣」營養科與很多科室不同,其大多數情況是以諮詢為主,首次診療時間一般在60分鐘左右,這與很多專科只有10-15分鐘左右的就診時間不同。尤其是對有自主意識的寶貝來說,與臨床營養醫師的貼心交流,可能會給寶貝帶來更大的改變和幫助。
如何「快又准」的與營養師溝通?
1.抓重點:與營養師充分溝通,說明目前最想改善的,或最困擾的問題是什麼?
2.描述寶貝的臨床症狀:如消化系統症狀:大便性狀,每日次數,是否有脹氣等情況。
3.準備24小時飲食回顧,並攜帶診療相關資料:除了準備好常規的病例、近期化驗單、檢查結果等,營養醫師還需要知道寶貝一天吃了喝了什麼,比如早上7點吃兒童碗的半碗粥,一份雞蛋羹;或6點喝配方奶120毫升等。這樣有助於營養醫師了解寶貝的攝入食物的種類和攝入量的情況。
4.與營養醫師互動:如果有困難、沒有聽明白或者不確定,及時提問與反饋,以達到最好的諮詢效果。
營養科與其他科室分不開除了喂養困難、食物過敏、減肥和增重外,對於生病的寶貝,營養科往往與其他科室並肩作戰以達到治療更好的效果,比如:
1.與消化科配合,可以讓寶貝的胃腸更好地恢復與調理;
2.與內分泌代謝科共同為寶貝調理,可有效地改善疾病進程;
3.與神經科協調,有效地控制寶貝癲癇發作;
4.與心血管科合作,保證營養,改善飲食習慣,而且不會影響到口味;
5.與心理治療師一起幫助有厭食症的寶貝建立對食物的健康態度;
營養醫師到底是做什麼的?營養醫師最重要的作用不是告訴你不能吃什麼,而是讓你覺得針對寶貝和家庭具體的情況,改變是很容易的。營養醫師會根據個體情況,和你一起為寶貝制定膳食計劃。從小的改變開始,細水長流,就可以看到大的效果。從來沒有兩次營養諮詢是完全一樣的,應該吃什麼,吃多少,怎麼吃,最終不是營養師說了算,而家人和寶貝做出努力後來決定的。
來源:北京新世紀兒童醫院,本文已獲得授權
凡本號註明「來源:XXX(非本號),本文已獲得授權」的所有作品,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我方已獲原作者授權,有權轉載使用的其作品,請勿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原作者方有權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媽咪寶貝傳媒,母嬰傳媒領導者,前沿專業權威。訂閱媽咪寶貝傳媒官方微信,與我們互動有趣的育兒生活方式,並獲取權威、專業的健康生活資訊。更多內容和精彩請關注媽咪寶貝傳媒官方微信平台~快將微信小夥伴裝入口袋吧!1.查找公眾號:媽咪寶貝傳媒2.搜索微信號:mummyandbaby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1875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