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過敏兒增 當心異位性皮膚炎、鼻炎找上門

彩虹G| 2016-04-11| 檢舉

每逢「季節變化」過敏兒就苦惱 兒科醫師:預防要及早!

「寶寶常常哈啾哈啾,噴嚏打不完,鼻涕也流個不停,皮膚還紅紅乾乾的,真的好捨不得啊!」近年來氣候異常,一天之內就可能有相當極端的溫度變化,季節轉換時,早晚甚至可能差了十度以上!高雄義大醫院兒童醫學部副部長吳建儀醫師說明,冷熱的轉換若太突然,身體很難在短時間內反應,容易引起各器官的過敏症狀,如過敏性結膜炎、異位性皮膚炎或者是過敏性鼻炎等。呼籲家長,切莫等到寶寶有症狀才傷腦筋,應該趁早做好防敏工作!

防敏關鍵:「環境清潔」搭配「慎選飲食」

吳建儀醫師以自己家中的三個寶貝為例,因太太有過敏性鼻炎,擔心體質遺傳給孩子,孩子出生時都特別小心的照顧,除了使用空氣清淨機、除濕機、勤換寢具,更排除萬難的哺育母乳,三個孩子都哺育到兩歲多,之後搭配部分水解蛋白配方銜接,現在孩子國小了,健康狀況都很良好。吳醫師叮嚀爸媽,務必提前做好防敏工作,因過敏源可能來自於環境或食物,所以得雙管齊下,缺一不可,特別是有過敏體質的家長,更應該了解過敏的難受,為避免體質遺傳給家中寶貝,千萬不能大意!

過敏兒好辛苦! 家長務必把握三歲前黃金期奠定好體質

吳醫師指出,過敏症狀如異位性皮膚炎,寶寶皮膚會出現紅疹、發熱、搔癢難耐的狀況,越抓越癢,一不小心抓破了,很可能就出現一道道紅紅的傷口;過敏性鼻炎造成的鼻涕直流、呼吸不順等狀況,則容易讓孩子頭腦昏沉,進而影響學習力、專注力。吳醫師說明,無論上述哪個狀況,家長一定都不希望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除了提前預防,別無他法!尤其三歲前寶寶成長的速度超乎想像的快速,應趁此時奠定良好的基礎!

吳醫師表示,母乳絕對是防敏過程中關鍵的一環,因其中含有許多珍貴的營養素及免疫因子,研究指出哺餵母乳超過六個月以上,可以降低寶寶60%的過敏機率!若媽媽因故無法親餵母乳,一歲後建議以「部分水解蛋白配方」銜接,其透過水解技術將大分子牛奶蛋白轉成好吸收的小分子,可供給寶寶所需的營養來源,同時打好寶寶的底子!吳醫師再次呼籲家長,不管家中有無過敏史,都應提前諮詢兒科專科醫師。

過敏兒比率逐年增高,幾乎每2~3人就有一人過敏,許多家長早已練就一套過敏預防攻略。根據統計,選擇從「環境清潔」著手預防寶寶過敏的家長,遠高於「飲食」。台北馬偕兒童醫院腸胃科陳偉燾主任表示,「維護居家清潔」和「內在飲食調整」應該並重,否則不會同樣的環境,有人安然無恙,有人卻深受過敏所苦,透過「飲食」 吃出抗敏力,才是預防小兒過敏關鍵的一環!

針對幼兒過敏預防調查,台灣爸媽近九成(88%)注重「維護居家清潔」,但會從「注意飲食」來預防過敏的父母親只有1%。陳偉燾醫師說明,這反映了國內父母花費許多時間精力,從防蟎、使用空氣清淨機等,阻絕各種環境中的過敏原,但過敏比率仍逐年增長,顯示忽略由體內去奠定「抗敏力」,就算費盡心思要求外在配合,一切還是於事無補,家長千萬不可偏廢!

陳醫師表示,根據「過敏進行曲」,寶寶各階段受到過敏侵襲的器官各有不同。1歲前,皮膚過敏如異位性皮膚炎較常見;1歲後,可能出現過敏性鼻炎,進而是過敏性結膜炎或氣喘等。一旦出現過敏症狀,其他過敏症狀發生的機會也將隨之增加,因此,最重要是出生起從飲食幫寶寶做好預防,避免過敏症狀被誘發。

陳偉燾醫師說明,六個月前的寶寶還不適合攝取副食品,奶水便是唯一的營養攝取來源。母乳中含有最天然的抗體,能增強寶寶體內免疫力,建議媽媽在寶寶出生後,應盡可能採取全母乳哺餵,因為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及抗發炎因子可對抗進入體內的過敏原,且富含多種營養素,可提供寶寶最妥善的保護,降低過敏的發生。

寶寶一歲後,陳偉燾醫師表示,雖然此階段寶寶已加入攝取副食品,但為滿足成長階段的營養需求,奶水仍十分重要!由於寶寶的腸道尚未發育完全,「部分水解蛋白配方」透過水解技術切斷蛋白質中的誘發分子,將容易引起刺激的大分子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水解後的小分子蛋白質可培養幼兒的口服耐受性,讓寶寶透過飲食,打好底子。

根據過去門診經驗,寶寶三歲前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成,容易被誘發出過敏體質,因此3歲前可謂是預防過敏的關鍵期。陳醫師建議所有爸媽,務必把握3歲前過敏預防關鍵期,慎選飲食,讓寶寶由內而外持續吃出抗敏力。

寶寶若有潛在過敏風險,有過敏家族史,建議尋求兒科醫師飲食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1546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