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很幸福,隨之而來的喂奶吐奶神馬的,新手爸媽可一定要謹慎對待哦~
新生兒吐溢奶的發生,幾乎是所有新手媽媽在護理寶寶的過程中,最早會遇到的問題之一,究竟吐溢奶發生的原因為何?又該如何有效減少發生的次數呢?
一:發生原因
在正常情況下,有部分的新生兒會因為食管下括約肌的發育尚未成熟,或胃內壓力增加(如:喂食過量、吃得太快等),在喂食後出現吐溢奶的狀況,此類的吐溢奶稱為胃食管反流,是嬰兒正常且不費力地將胃中食物反流至口中的表現,其中量少而緩的稱為「溢奶」,量多而快的即為「吐奶」。
二:發生期間
吐溢奶最常發生於寶寶4個月前,若4個月後輔食的喂食狀況良好,則寶寶吐溢奶的狀況可逐漸緩解,至一歲時則大幅改善,因此爸爸媽媽無需過於擔心。若寶寶發生多次吐溢奶且表情呈現難過或不舒服,喂食困難、咳嗽、喘鳴、躁動不安、過度啼哭時,則應立刻送醫檢查。
三:脹氣的影響
除了胃食管反流與少部分的病理性原因會造成新生兒吐溢奶外,脹氣是另外一個需要爸爸媽媽留心的因素。據統計,脹氣造成的吐溢奶約占80%,而主要原因是喂食方式不當,使新生兒腸胃中滯留過多氣體。當寶寶腸胃中累積過多的氣體,身體會通過放屁與打嗝來排放,因此,當寶寶出現比平常次數多的打嗝與放屁時,即代表發生脹氣。
四:腹部按摩緩解脹氣
爸爸媽媽可藉由腹部按摩來幫助寶寶緩解脹氣,按摩時必須施予一定力道進行按壓,深度至少1厘米,一天4次,每次3~5分鐘,才能促進寶寶腸胃蠕動以將氣體排出,過輕的按摩無法達到將氣體排出的效果。腹部按摩步驟如下:
1.準備脹氣膏或薄荷油(無論是消脹膏或脹氣膏,只要主要成分是薄荷油即可)。
2.空腹時,以寶寶肚臍為圓心,將脹氣膏或薄荷油塗抹於指間或掌心,順時針按壓肚皮畫圈。
五:拍嗝與溢奶
為寶寶拍嗝幾乎已經成為爸爸媽媽喂奶之後的固定程序,目的是希望將寶寶腸胃中多餘的氣體排出,然而,寶寶腸胃中的氣體藉由拍嗝排出的效果其實很有限,拍嗝與脹氣導致吐溢奶間並沒有絕對的關係,並非有拍嗝就不會吐溢奶,因此父母不必執著於需拍多少時間或非用力地將嗝拍出來為止。在非病理性因素的前提下,還是必須以正確的喂奶方式以及少量多餐,來有效減少新生兒吐溢奶的發生。
六:正確的喂奶方式
無論是瓶喂還是親喂,若能掌握以下五個原則,即能有效減少寶寶脹氣的發生。
1.在寶寶因為肚子餓而啼哭前喂奶:啼哭是寶寶飢餓時最後的訊號,容易造成寶寶吸入過多的空氣,因此若為瓶喂,爸爸媽媽或照顧者應在寶寶喝奶時間前,提早將奶水準備好;而親喂的媽媽,則應在寶寶出現尋乳反應時及時哺喂。
2.避免寶寶過急過快地吸吮:當寶寶因為太飢餓而大力吸吮時,容易吸入過多的空氣,此時媽媽可輕聲安撫或將奶瓶奶嘴抽出一半(應避免將奶嘴完全抽出),來提醒寶寶放慢速度。
3.喂奶過程不間斷:確保喂奶過程中正確含乳不中斷,或瓶喂時奶嘴無抽出,以降低吸入空氣的機率。
4.儘量讓寶寶保持清醒:若寶寶在吸吮過程中睡著了,同樣會增加吸入過多氣體的機率。
5.不強迫寶寶吃過量:當寶寶出現吃飽的訊號,如:將頭轉開或吸吮變慢時,即停止喂奶,一方面是尊重孩子,另一方面也避免寶寶因吃太多造成溢奶。
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支付稿酬,謝謝!
--END--
喜歡本文的親們,請在頁尾點贊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0705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