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很懂事,只能說明你是一個失敗的大人!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家長這樣夸孩子:「真懂事,像個小大人似的。

是的,小大人式孩子一般能力比較強,比較容易使家長喜歡,但是另一方面,這樣的孩子容易在成長中出現心理問題。

這是因為小大人式孩子一般都經過家長的嚴格管教,有些甚至遭受過家庭暴力,家長的管教使他們從小種下了「應該」懂事、「應該」像個大人的種子,於是在成長中過度去滿足家長的心理需要,表現出懂事、聽話、力求不犯錯誤的特點。

但是沒有一個孩子天生就像大人,小大人是被要求成為大人,他們喪失了很多其他孩子擁有的犯錯誤的機會,喪失了像正常孩子一樣玩耍的歡樂,也喪失了發展自我的能力。

朋友家的女兒,因為父母比較忙,所以一直在奶奶家裡住,周末才能見一面。

小姑娘很懂事,幾乎不鬧脾氣,平常也不喜歡和同齡人玩耍,看到陌生人都會講「阿姨你好漂亮」等好聽話,屬於帶出去倍兒有面子那種。

朋友覺得,孩子給老人帶挺好的啊,乖巧又懂事,像個「小大人」。

孩子有教養自然很好,但有一些孩子,說話做事都像大人,表現的過於成熟和懂事,卻並非是好事。

這類孩子往往屬於假性獨立,因為小時候缺乏安全感,得不到感情上的滿足,

所以將自己表現的過於完美獨立,實則脆弱不堪。

身邊這類孩子,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缺乏真情實感,沒有應有的那份率真。

最明顯的表現是喜歡趨炎附勢,喜歡討好大人,卻喜歡欺負比自己弱小的孩子。

長大後的他們往往追求完美,不能忍受自己的失敗,遇到一點失敗便會陷入低谷。

小大人式孩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青春反抗期延遲到來。

我們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個階段會反抗父母的管教,這也是他們發展自己獨立性、脫離父母羽翼、成為真正的大人的必經之路。而小大人因為過分聽話、過分懂事,所以經常把對家長的不滿壓在心裡,有時甚至意識不到這種不滿情緒,對於這樣的情況,家長往往會欣喜於孩子的懂事,卻不知道這樣的孩子其實是在壓抑自己正常的心理發育,從而難以真正長大。

許多家長和老師喜歡「小大人」,而容不得常犯錯的小孩子,這是一種病態。

正常孩子小時候當小孩,大了以後自然長大,成為大人,但小大人不是這樣,所以,小大人其實是「假大人」,而不是真正成熟的大人。

許多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才發現自己一直在滿足父母的心理需要,於是對於殘缺的童年有一種懷念和嚮往,其中有的長大後表現出幼稚、喜歡當小孩的特點,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當小孩沒當夠」。

犯錯是孩子的天性,不要拿他去和別人家「懂事」的孩子去比較,

如果連孩子率真的童年都給不了,那才是真正失敗的家長。

那麼,如果您「家有小大人」,家長需要做些什麼使孩子健康成長呢?

首先,給孩子玩耍的權利,孩子是在遊戲中成長的,與其要求他做多少道習題,不如讓他當小孩就當夠。

第二,允許孩子犯錯誤,孩子能從犯錯中學習,從而獲得一種自我教育,如果一犯錯誤就遭到懲罰,孩子容易養成謹小慎微的性格,不利於他們創造性的培養。

第三,當孩子到了青春期時,家長要用民主的教育方式,鼓勵孩子多向父母表達,父母也多和孩子交流,如果遇到矛盾,要意識到這種矛盾是正常的,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

做到這些,小大人才能有快樂的童年,也才能更好的長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0582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