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媽媽都在用的「濕毛巾綁腿退燒法」簡單又不傷身,靠譜嗎?

現今大部分家庭中都是獨生子女,因此孩子對於父母就是手心裡的寶!一旦孩子生病,就算是芝麻綠豆點的小病,也很容易小題大做。但是在西方,如果病情不是很嚴重,大部分都在家中自己就能解決,而德國的「綁腿退燒法」也是其中之一,而且其療效也是非常好的。

▼「綁腿退燒法」並不是什麼「民間療法」,它其實是具有科學根據的。醫生表示這樣的原理跟「發汗退燒法」相同。就是通過用熱毛巾促進血液循環,讓血管擴張,而且還可以散熱,進而可以起到退燒的作用。

將兩條毛巾用熱水(不可過熱,但是需要比身體溫度高)浸濕,擰乾。然後將毛巾纏繞在小孩的小腿處,注意不要太緊,這樣反而會影響血液循環,差不多維持20分鐘之後,就可以將毛巾拿開。

▼據說這是德國,家家戶戶都知曉的方法,只要孩子一發燒,德國的媽媽們就會給孩子綁腿退燒。

▼小兒科醫生許慶俊說:這種方法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熱毛巾在冷卻過程中,毛巾上的水會帶走身上的熱氣,進而可以幫助身體的散熱。

▼據說,在德國,小兒科醫生會主動為父母開設課程,教導父母如何在就醫前進行居家護理,比如怎樣處理感冒中的小症狀等,如此以來,不僅可以免去小孩在送醫途中的病情加重,以及候診過程中再度交叉感染。而這也可以大大節省醫療資源。

文章開始說普通感冒不需要吃藥等自愈就好,這個是正確的,但第二段就有點亂了,綁腿退燒法會那麼神奇麼?

發燒是人生病的一種表現,本身不是病,基本也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家長應該注意的是寶寶發燒的原因,看是比較嚴重的問題需要看病吃藥,還是感冒這種自愈即可。並非寶寶發燒就要擔驚受怕,寶寶不發燒就是萬事大吉。發燒只是病情嚴重與否的判斷標準之一。

發燒是人體的自然反應,一種情況下是有炎症等情況,導致身體溫控失衡上升,也有觀點認為升溫是為了更有效的抵抗入侵者;另一種是散熱小於熱量產生,身體的熱量散發不出去,比如夏天穿太多、給嬰兒裹太多衣服、中暑等等。

物理降溫的方法很多,核心目的就一個——讓身體快速的散發熱量,從而達到降低體溫的目的。

是否選擇物理降溫不是看它是否能「有效降溫」,因為「降溫」是沒意義的,病沒好,降了也會升回去,不降也不會病的更重,而是看它是否讓發燒到難受的病人舒服一些。家長通常一看到孩子稍微發燒就難受心疼,但大部分孩子發低燒不會有很強的不適感,很多在38.5-39度以上才會明顯不舒服。這時才需要對發燒進行更積極的干預。

因此是否或者如何選擇物理降溫,家長應該了解:

發燒不是病,降溫也不是治病,最多只是讓孩子更舒服一些,因此大多數情況下,在孩子沒有明顯不舒服前,都不需要降溫處理;

孩子發燒期間要少穿衣服不要捂,適當通風,室溫過熱要開空調,讓身體產生的多餘熱量有自然溫和的散發渠道,這是物理降溫的最簡單實用方法;

在配合退燒藥使用其他物理降溫方法的時候,需要了解,降溫不是目的,不要總用那些「快速」降溫的方法,包括冰枕、冷水浴、退燒貼等等,更不要使用酒精擦拭,容易造成中毒;

使用溫水浴、溫水擦身,或者本文開始的「德國毛巾綁腿」方法,前提是能讓寶寶更舒服,而不是更快降溫,擦身或者用濕毛巾裹住腿會舒服麼?反正我發燒的時候絕對不會允許被人這麼折騰的;

當發燒溫度越來越低,發燒間隔越來越久,就表示家長可以逐漸安心了。

回到開篇的德國良方「綁腿退燒法」,靠持續水分揮發吸熱可以降低體溫麼?可以。

這樣減低體溫可以讓孩子更舒服麼?很難。

這樣降低體溫能讓寶寶病更快好麼?不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0569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