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人?5招教你轉移他的暴力意識

生命之光| 2016-04-03| 檢舉

如何拿捏寶寶的行為分寸——應該是有點調皮卻不搗蛋,有點好動卻不離譜,有些勇敢卻不暴力。同時,大人們在訂定適當的行為準則時,也需要耐心和愛心來引導。

「我打你!」「我踢你!」

當我們家也出現這種暴力字詞,尤其出自不到三歲的皮皮口中,我們心生警惕,也積極尋找解決方法。

皮皮在滿兩歲四個多月時,口中竟然出現了「打」、「殺」之詞。儘管知道這是兒童社會化成長可能經歷的過程,哺乳類小動物就經常透過打鬧的遊戲,學習捕捉獵物與決定將來誰當老大。

但我們畢竟是人,社會已然進化,不再需要靠這種方式學習狩獵與避免被獵。我們誠然希望小孩自信與勇氣,但過分的暴力卻也聽得我們大人們心驚膽跳,更何況這個社會已經充斥著肢體和語言的暴力了,實在很需要和解的氣氛。和諧,社會才會更進步。

引發暴力的意識情境,消除!

幾經討論,決定用「消去法」把皮皮周邊可能引發暴力意識的情境、物品一一除去。

1.讓負面書報完全在皮皮眼前絕跡

過去疏忽了寶寶的學習力,有些腥羶、聳動的畫面不知不覺讓他瞄到,這一瞄,可能引發危機。

因此,我把這類書報雜誌放在房間自己看(由於工作的緣故,我需要了解社會最新脈動,不能完全不接觸),客廳擺的則都是他的繪本書。

2.不在皮皮面前看電視新聞

尤其有些重複的負面新聞實在不宜灌注到寶寶的腦海裡,只讓他看幼幼台或是動物頻道等。

3.不再隨意出手打小孩

老實說,我們家最早也不是不打、不罵小孩的。過去,當皮皮把玩具從箱子裡倒得滿地,或是拿積木丟向皮弟,不免被身旁的大人出手「啪」下去制止,或是大聲的吆喝。「以暴制暴」的結果,反而出現了反效果,皮皮不僅學會了說:「我打你」,還真的出手就打,這讓大家頭痛不已。

如今,遊戲規則訂定清楚,大人又不出手打小孩,負面的示範已經消除,皮皮的習慣已經有很大的改善。

4.淨化同儕間的暴力語詞

有一天,我帶著皮皮到小公園玩,有個小男孩正在玩溜滑梯,皮皮很高興地急奔而去,一邊喊著:「我也要溜滑梯。」

沒想到那個約三歲的小男孩連講了好幾次的「我滅掉你」(可能從卡通影片學來的),皮皮不懂這句話的意思,但是覺得有趣也學得很快,馬上跟著說:「我滅掉你。」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00005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