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由愛和自由引領的老式麵包颶風颳得每個熱愛烘焙的人都對她的那個配方頂禮膜拜,一段時間裡只要打開美食博客,滿眼都是老式麵包,惹得人看了就要流口水。
而我這個人從來都比別人慢一拍,直到現在才想起來這個眾人熱捧的老式麵包。於是打開女神的博客,細細研讀,愛和自由對麵包的熱愛已經到了痴迷的境地,她的水準本來已經高到旁人難以企及,但是為了找尋自己熟悉的那個味道,遍尋配方,而麵包房的這個配方卻是秘而不宣,需要花四千大洋才能買的,最終她還是揣摩試驗出了適合家庭製作的配方,並且無私地與大家分享,要知道自由出手,從來都是精品呢,所以引發了大家的跟風,也由此引起了眾人對兒時那熟悉的味道的集體回味。
老師這麼認真負責,學生自是不能含糊,認真看了她的製作要點後,我對那個造型是怎麼做出來的拿捏不准,特意翻箱倒櫃找了根粗圓繩,放在桌上搓了起來,原來沒我想的那麼複雜,只要把對摺後的兩頭從上部塞到圓圈裡就可以了,解決了這個疑惑之後,我終於決定出手了。
我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稍微做了點調整。我用的是風箏麵包粉,筋度沒有金像麵包粉高,所以不用添加低粉,而且這個粉吸水量沒有金像的高,上海氣候也比較潮濕,所以需要減少配方中的水量,家裡沒有奶粉,那就不用了,最後根據模具的尺寸,按比例減少分量,一番計算後,我也終於做出了那熟悉的味道。
原料:
酵頭:風箏麵包粉200克、白砂糖16克、即發乾酵母4克、水150克
主麵糰:風箏麵包粉200克、白砂糖64克、鹽1小匙、蛋液60克,水28克、黃油48克
模具:8寸方模(18×18厘米)
表面裝飾:融化黃油
烤焙:180度,上下火,中下層,30分鐘
做法:
1、將酵頭原料中的乾酵母溶於水中,再與其它酵頭原料混合,很粘,可用筷子等拌和,均勻即可.
2、覆蓋保鮮膜開始發酵。我是晚上放到冰箱冷藏發酵了12個小時。
3、發至內部呈現蜂窩狀。
4、將酵頭與主麵糰中除黃油外的原料揉至表面光滑有筋。加入黃油,繼續揉。
5、揉至呈大片薄膜狀。
6、收圓入盆,放溫暖處發酵至兩倍大。
7、將發好的麵糰取出,平均分成9份,不需鬆弛,即刻將麵糰拉開,搓成長條。
8、兩端對摺,左手將兩端固定,右手將麵糰向內搓成麻花狀
9、將對摺的兩端從上部塞到右面圓圈裡。
10、烤盤事先塗上黃油,將卷好的麵糰放在烤盤中,放溫暖濕潤的地方最後發酵。
11、發至滿模。放180度預熱好的烤箱,倒數第二層,上下火,30分鐘,注意觀察,上色後要及時加蓋錫紙。
12、出爐後,立即刷融化的黃油,放烤網晾涼即可。
拉絲非常的好,只是照片沒拍出實際的效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96797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