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絲菜在北方有著非常高的人氣,雖說它的製作成本並不高,但是操作起來卻不簡單。對於熟手來說,它加工起來很簡單,但是對於新手來講,要拔好糖絲不容易。
水拔、油拔還是水油混合拔?
▲
糖絲菜是在拔絲的基礎上延伸而來的。大家都知道,拔絲有幾種不同的做法,水拔法、油拔法、水油混合拔絲法……但是如果要製作糖絲菜,我個人比較傾向於水油混合拔絲法,理由很簡單:
水拔法操作起來雖然簡單易掌握,但是拔出的絲顏色黃中帶白,而且糖液冷卻太快,操作起來不方便。油拔法拔出的絲顏色比較油亮、金黃,但是操作起來難度比較大。因此,水油混合法是出糖絲的最佳方法。
有圖有真相↓
白砂糖還是綿白糖?
▲
做拔絲,可以用綿白糖也可以用白砂糖,但是如果是出糖絲,對於選料就更講究了。一般來說,我比較推薦大家使用綿白糖,因為白砂糖炒出的糖絲質地非常脆,在造型時絲容易斷。
除了選擇糖之外,水、油、糖的比例也跟拔絲略有不同。一般來說當綿白糖是150克時,色拉油需要5克,水需要50克,同時還要增加白醋2-3滴(白醋可以防止糖翻砂,同時增加糖絲的長度和細度)。
165℃-175℃還是150℃-160℃?
▲
熬糖的方法非常簡單:凈鍋置於火上,倒入白糖、清水、油和白醋,用手勺不停地翻炒。先以中小火加熱至糖慢慢溶化,再緩慢加熱,糖液在加熱過程中水分會不斷蒸 發,糖液的濃度越來越高,用手勺攪動時感覺越來越吃力,糖液會先冒出大泡再逐漸變成小泡,顏色會由白色變至金黃色,當濃度由稠突然變稀時即可關火。此時糖液的溫度大概在165℃-175℃。將鍋端離火口,最好將它蹲在沸水盆內,這樣可以讓糖液持續保溫,防止因為變冷而造成糖液凝固。當糖液溫度大概為 150℃-160℃,即可出糖絲。
纏絲、甩絲、卷絲?
▲
不同的菜肴、不同的廚師對於糖絲有不同的應用。我們根據操作手法的不同,將其分為三類,分別是纏絲、甩絲和卷絲。
纏絲:顧名思義就是將糖絲纏繞在食材上。操作方法:左手拿著鍋刷蘸取糖液,提起鍋刷後會出現很多細的糖絲,右手拿著穿在竹籤子上的炸好的原料,用大拇指肚和食指 肚捻動竹籤子,將糖絲纏繞在原料上。
這裡特別提示兩點:
一是炸完後的原料必須要冷卻至30℃-40℃時才能裹糖絲。如果溫度過高,裹上的糖絲很容易融化。
二是剛剛開始製作這類菜肴時,由於操作不熟練,你會發現糖液很快結塊,拔不出細絲來了。沒有關係,將鍋重新置於火上,略微加熱至糖液可以重新拔出細絲,再 將鍋端離火口,繼續用鍋刷蘸糖液纏絲即可。
甩絲:這種出絲方法較纏絲簡單得多。右手拿著鍋刷,蘸取糖液,直接將糖絲甩在乾淨的不鏽鋼操作台上即可。當然,也可以藉助其他用具來出絲,比如將糖絲甩在反扣的瓷碗上,或者將糖絲甩在特製的氣球上。
卷絲:這種出絲方法是在甩絲的基礎上延伸而來的。右手拿著鍋刷,蘸取糖液,直接將糖絲甩在乾淨的不鏽鋼操作台上,然後一根筷子壓住糖絲,用另一根筷子將糖絲捲成卷,立於盤中即可。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